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有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革兰染色法)、真菌培养检查(含标本采集和培养鉴定)、pH值测定、胺试验,不同检查有各自观察内容、操作方法及意义,且不同人群检查表现等有差异。
一、妇科检查
1.外阴阴道检查:医生会观察外阴的形态、有无红肿、溃疡、赘生物等情况,同时查看阴道黏膜的色泽、有无充血、水肿,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质地及气味等。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表现可能不同,比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出现不同的阴道表现,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改变也会有相应变化。
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
1.生理盐水涂片法:将阴道分泌物涂在玻片上,加生理盐水后镜检,可观察到阴道毛滴虫、线索细胞等,通过查找是否有假菌丝或芽生孢子来初步判断是否有霉菌性阴道炎。对于儿童,检查时需特别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其阴道内正常菌群与成人不同,判断结果时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2.革兰染色法:将分泌物染色后镜检,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真菌的形态,有助于明确是否为白色念珠菌等霉菌感染。不同性别在检查时操作基本相似,但女性不同生理阶段可能影响染色效果的判断。
三、真菌培养检查
1.标本采集:用无菌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等标本,对于症状不典型或多次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可进行此项检查。采集标本时要注意避免污染,不同人群采集时的操作规范需严格遵循,比如孕妇采集标本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引起流产等风险。
2.培养鉴定:将标本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然后对培养出的真菌进行鉴定,以明确菌种及药敏情况,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患者培养结果可能有差异,比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培养出特殊菌种或出现阳性率升高等情况。
四、pH值测定
1.原理及方法:正常阴道分泌物pH值多在3.8-4.4之间,霉菌性阴道炎时阴道分泌物pH值通常无明显变化(一般仍在4.5以内),通过pH试纸等方法测定阴道分泌物的pH值,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之一。不同生理状态下阴道pH值会有变化,如月经期、妊娠期等,判断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五、胺试验
1.操作及意义:取阴道分泌物置于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若产生鱼腥味,则为胺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病等情况,而霉菌性阴道炎时胺试验通常为阴性,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阴道炎。不同人群进行胺试验时的操作及结果判断需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结果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