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包括:皮疹形态有颜色(淡褐、淡红、白或淡黄)、大小(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质地(有细鳞屑、边界清,部分呈网状);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胸、背、颈、上臂、腋窝等),儿童及成人可发病,男性相对易患;症状表现为多数轻度瘙痒、部分明显,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炎热出汗多季节加重、凉爽出汗少季节相对减轻但难完全消退。
皮疹形态:
颜色表现:通常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淡褐色、淡红色、白色或淡黄色斑疹。这是因为马拉色菌感染后,会影响皮肤的色素代谢。不同个体由于皮肤基础色素等差异,皮疹颜色会有所不同。例如,皮肤较白的人可能白色斑疹更明显,而肤色较深的人淡褐色斑疹更突出。
皮疹大小:皮疹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小的斑疹可能如针尖大小,大的斑疹可融合成较大的片状。
皮疹质地与表面特征:皮疹表面通常有细小的鳞屑,用手搔抓时,鳞屑容易脱落。皮疹边界一般比较清楚,与周围正常皮肤有明显的分界。部分患者的皮疹可呈网状,这是由于皮疹相互融合、消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好发部位:
皮脂腺丰富部位:花斑癣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胸部、背部、颈部、上臂、腋窝等。这是因为这些部位皮脂腺分泌旺盛,为马拉色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例如,胸部和背部皮脂腺分布密集,是花斑癣的常见发病部位。在炎热潮湿的季节,这些部位出汗多,局部环境温暖潮湿,更有利于马拉色菌的繁殖,从而增加了发病的几率。
不同年龄、性别的差异:在年龄方面,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发病,但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活动量较大,出汗后若不及时清洁,也容易发生花斑癣。在性别上,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患病,这可能与男性皮脂腺分泌更旺盛有关。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时期,如青春期等,也可能患上花斑癣。
症状表现:
瘙痒情况:多数患者仅有轻度瘙痒,部分患者瘙痒较为明显。瘙痒程度因人而异,这与个体对马拉色菌感染的反应差异有关。例如,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对马拉色菌的代谢产物更敏感,瘙痒症状相对更突出。在炎热环境下,出汗刺激皮疹,可能会使瘙痒感加重。
病程特点:花斑癣病程慢性,容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进行规范治疗,皮疹会持续存在或间断出现。在天气炎热、出汗多的季节,皮疹可能会加重;而在天气凉爽、出汗少的季节,皮疹可能会相对减轻,但往往不会完全消退。例如,有些患者在夏季病情加重,出现更多的皮疹和更明显的瘙痒,而到了冬季,皮疹范围可能缩小,瘙痒也有所减轻,但仍会有残留的皮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