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破裂的常见原因包括卵泡破裂(生理性因素如正常排卵时个体差异致少量出血,病理性因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卵泡壁变薄易破裂)、卵巢充血(外力作用如剧烈运动、腹部外伤,内分泌变化如促排卵药物使用不当、妊娠期卵巢相对充血)、疾病因素(卵巢炎症致局部充血水肿组织脆性增加,卵巢肿瘤使组织脆弱或表面血管丰富易破裂)。
生理性因素:正常情况下,卵泡发育成熟后会自然破裂排卵,一般无明显不适,但部分女性可能因个体差异,卵泡内压力变化等原因,在卵泡破裂时出现少量出血,导致卵巢破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期,常见于生育期女性,与自身卵泡发育及排卵的生理过程相关。
病理性因素:某些疾病可能导致卵泡壁变薄、脆性增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使得卵泡更容易破裂出血进而引发卵巢破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的内膜组织可能累及卵巢,影响卵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卵巢破裂的风险,各年龄段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都可能受此影响。
卵巢充血
外力作用:剧烈运动,如突然改变体位、奔跑、跳跃等,可能使卵巢受到震动,导致卵巢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卵巢破裂。这种情况在年轻、爱运动的女性中相对常见,尤其是进行高强度运动或不恰当运动姿势时更容易发生。腹部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也可能造成卵巢充血、破裂,例如交通事故中腹部受伤的女性,就有发生卵巢破裂的风险。
内分泌变化:短期内大量使用促排卵药物等,可使卵巢过度刺激,出现卵巢充血、增大,从而增加卵巢破裂的可能性。处于促排卵治疗阶段的女性,尤其是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需要促排卵治疗的患者,若药物使用不当或自身对药物反应过度,就容易出现卵巢充血破裂情况。妊娠期女性由于黄体囊肿形成等原因,卵巢本身处于相对充血状态,同时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卵巢位置改变,也更易受到外界影响而破裂,妊娠期女性需特别注意避免腹部受到不良刺激。
疾病因素
卵巢炎症:卵巢发生炎症时,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卵巢组织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常见的如盆腔炎蔓延累及卵巢引发卵巢炎,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发生卵巢炎症,尤其是有不洁性生活史、经期卫生不良等情况的女性,更易患卵巢炎症进而增加卵巢破裂风险。
卵巢肿瘤:卵巢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组织不断增大,可能使卵巢组织变得脆弱,或者肿瘤表面血管丰富,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容易破裂。卵巢肿瘤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卵巢肿瘤),多见于育龄女性,随着囊肿增大,破裂风险增加;而一些恶性卵巢肿瘤也可能出现破裂情况,威胁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