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是因颅内压增高致脑组织从高压部位向低压部位移位压迫重要结构引发的严重综合征,小脑幕切迹疝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加重、意识渐昏迷、瞳孔先缩后散及对侧肢体运动障碍等,枕骨大孔疝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生命体征紊乱及瞳孔忽大忽小等,其发生是颅内压梯度差驱动脑组织移位所致,是神经外科危急重症需紧急处理,儿童颅骨骨缝未全闭合代偿强但脑疝进展迅猛需医护细察,老年人脑萎缩代偿空间小易脑疝且处理时要兼顾基础病。
一、脑疝的定义
脑疝是因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从压力较高的部位通过解剖间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部位移位,进而压迫重要的脑组织、神经及血管,引发一系列严重临床综合征的病理状态。
二、常见类型及表现
(一)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较前加重,且呈进行性加剧。
2.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由清醒逐渐转为嗜睡、昏睡,最终昏迷,病情进展迅速。
3.瞳孔变化:初期患侧瞳孔可短暂缩小,随后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瞳孔也可随之散大。
4.肢体运动障碍:对侧肢体出现肌力减退、瘫痪等情况,系疝出组织压迫对侧运动传导通路所致。
(二)枕骨大孔疝
1.剧烈头痛与频繁呕吐:头痛程度剧烈,呕吐呈喷射性,系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及呕吐中枢所致。
2.颈项强直:因疝出组织刺激颈神经根,引起颈部肌肉紧张、强直。
3.生命体征紊乱:较早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呼吸不规则、血压波动、心率改变等,此与疝出组织压迫延髓生命中枢相关。
4.瞳孔变化:瞳孔可忽大忽小,意识障碍出现相对较晚,因延髓受压迫影响瞳孔调节中枢功能。
三、病理生理基础及临床意义
脑疝的发生是颅内压梯度差驱动脑组织移位的结果,不同类型脑疝因疝出部位不同,对相应神经结构的压迫部位及程度有别,进而呈现各异的临床表现。它是神经外科危急重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需紧急通过降低颅内压、手术等措施解除疝出组织对重要结构的压迫,挽救患者生命。
四、特殊人群相关情况
(一)儿童
儿童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对颅内压增高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但一旦发生脑疝,病情进展往往更为迅猛。需密切关注儿童头痛、呕吐、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等,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更需依靠医护人员细致观察,及时识别脑疝迹象,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二)老年人
老年人多存在脑萎缩等基础情况,颅内代偿空间相对较小,颅内压增高易较快引发脑疝。且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处理脑疝时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在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同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