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完善基础检查评估身体状况控制基础疾病选合适麻醉并消毒皮肤,手术分传统梭形切除(标记范围、切开切除组织并缝合)和微小切口搔刮(做小切口搔刮),术后要护理伤口限制活动注意饮食并按要求复诊随访。
一、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与检查: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以确定能否耐受手术,若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需提前控制稳定,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降低手术感染风险;儿童患者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严格评估全身状况及麻醉耐受性。
2.皮肤准备:手术区域用碘伏等消毒剂从中心向外周逐步消毒,范围涵盖腋下及周围适当皮肤区域,减少术中感染几率。
3.麻醉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局部浸润麻醉,儿童等不能配合者可考虑全身麻醉,但需严格评估全身麻醉风险,确保患儿身体状况适合全身麻醉。
二、手术过程(以常见术式为例)
(一)传统梭形切除手术
1.标记手术范围:医生用亚甲蓝标记梭形切除范围,沿腋毛生长区标记,确保完整切除产生异味的组织,不同年龄患者标记范围需综合其腋臭程度及皮肤松弛情况调整,儿童皮肤薄,标记范围需更精准。
2.切开皮肤: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操作时注意深度,避免损伤深部血管神经等结构,儿童皮肤薄,切口深度要更谨慎。
3.切除组织:整块切除标记范围内含大汗腺等组织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用结扎、电凝等方式止血,确保术区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儿童组织娇嫩,止血操作需轻柔。
4.缝合伤口:逐层用缝线整齐缝合切口,减少瘢痕形成,儿童可选用更细缝线,降低皮肤刺激及瘢痕增生风险。
(二)微小切口搔刮术
1.制作切口:在腋下隐蔽部位做小切口(长约1-2厘米),根据患者年龄、皮肤情况调整切口大小,年轻患者皮肤弹性好可适当减小切口。
2.搔刮操作:通过小切口插入搔刮器,在皮下组织内均匀搔刮以破坏大汗腺组织,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儿童操作时力度需适度,防止损伤娇嫩组织。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按医生要求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儿童需防止搔抓伤口,避免感染或影响愈合。
2.活动限制:术后短期内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动,防止牵拉伤口影响愈合,根据手术方式和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需循序渐进,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3.饮食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影响伤口愈合,儿童需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保证恢复所需营养。
4.复诊随访:按医生安排定期复诊,观察伤口愈合及腋臭恢复情况,医生据此给予相应指导建议,儿童等特殊人群需重视复诊,确保恢复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