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是头部受外界暴力致从头皮到脑组织的损伤分闭合性与开放性,轻中度有头痛头晕等症状重度有持续昏迷等表现,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治疗分急性期处理和对症支持,儿童需关注神经发育老人恢复慢要管基础病特殊机制伤需排查合并伤。
一、定义
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界暴力作用而引发的损伤,涵盖了从头皮到脑组织的不同层次损伤,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之一,可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打击等多种外力因素导致。
二、病因分类
(一)按损伤类型分
1.闭合性脑外伤:头部受钝性物体或间接暴力作用所致,头皮完整,脑组织未与外界直接相通,常见类型有脑震荡(受伤后即刻出现短暂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脑挫裂伤(脑组织有实质性损伤,可见局部出血、水肿等)。
2.开放性脑外伤:头皮、颅骨均有破损,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多由锐器或火器直接造成,常合并颅内感染等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一)轻中度损伤表现
轻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短暂意识模糊等症状,神经系统查体可能无明显阳性体征,但部分患者短期内会有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等表现。
(二)重度损伤表现
严重时可出现持续昏迷、肢体偏瘫、瞳孔异常(如一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不稳定(如血压异常、呼吸不规则)等,还可能引发癫痫发作、认知功能障碍等长期后遗症。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受伤机制、受伤时间、伤后症状演变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等。
(三)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情况;头颅MRI对脑组织损伤的细微改变(如早期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等)更敏感,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五、治疗原则
(一)急性期处理
根据伤情采取相应措施,如对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有颅内血肿等情况时可能需手术清除血肿。
(二)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控制脑水肿、预防癫痫、营养神经等,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脑外伤后需格外关注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因儿童颅骨弹性较好,脑损伤表现可能不典型,且恢复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及时干预以减少长期认知、运动等方面的后遗症。
(二)老年人
老年人脑外伤后恢复较慢,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综合评估病情,在治疗中要兼顾基础疾病管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三)特殊机制受伤人群
如高处坠落、暴力打击等致伤的患者,除关注颅脑损伤外,还需排查身体其他部位合并伤,全面制定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