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有急性期和慢性期症状,急性期有眼部刺激症状(儿童常表现为揉眼等,成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无性别差异,结膜鲜红伴水肿致眼睑肿胀)、分泌物增多(初期黏液性,后变脓性,晨起眼睑常被粘住);慢性期有眼部不适(有沙眼病史者易反复轻度不适,如干涩、发痒、异物感)、结膜瘢痕形成(不同年龄均有,早期线状瘢痕,渐增多融合)、角膜血管翳(无性别差异,角膜缘血管向角膜内生长影响视力)、眼睑内翻及倒睫(长期未治或儿童沙眼易出现,致眼部疼痛、流泪、畏光等,可致角膜溃疡)。
一、急性期症状
1.眼部刺激症状
年龄因素:儿童和成人在急性期都可能出现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表现为经常用手揉眼等行为来表达眼部的不适。
具体表现:患者会感觉眼睛里好像有沙子等异物,总是忍不住想去揉眼睛,同时眼睛会不自主地流泪,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会出现畏光的情况,即不愿意睁开眼睛。
2.结膜充血水肿
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这一表现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具体情况:结膜会出现明显的充血,呈现出鲜红色,同时伴有水肿,使得眼睑肿胀,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眼睑的正常睁开和闭合。
3.分泌物增多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近期用眼卫生不佳等,可能会加重分泌物增多的情况。
表现形式:初期为黏液性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变为脓性分泌物,早晨起床时,上下眼睑常被分泌物粘住,难以睁开眼睛。
二、慢性期症状
1.眼部不适
病史影响:有沙眼病史的患者在慢性期可能会反复出现眼部的轻度不适。
具体感受:患者会感觉眼睛有轻度的干涩、发痒、异物感等,症状相对急性期有所减轻,但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和日常生活。
2.结膜瘢痕形成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患者结膜瘢痕形成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沙眼慢性期的典型表现之一。
表现特征:通过眼部检查可以发现结膜出现瘢痕,早期可能是细小的线状瘢痕,随着病情进展,瘢痕会逐渐增多、融合,严重时会导致结膜的形态发生改变。
3.角膜血管翳
性别差异:性别对角膜血管翳的形成没有明显影响。
形成过程:角膜缘处的血管会向角膜内生长,形成血管翳,这是沙眼导致角膜损害的重要表现。血管翳的出现会影响角膜的透明度,进而影响视力,如果血管翳严重,可能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
4.眼睑内翻及倒睫
生活方式与年龄因素:长期患有沙眼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眼睑内翻及倒睫,儿童如果患有沙眼且未及时干预,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具体表现:眼睑向内翻转,导致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结膜,引起眼部的疼痛、流泪、畏光等症状,长期的倒睫刺激还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