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尤其是长期日光暴露者,由紫外线暴露、遗传、接触致癌物质等致病因引起,初期为小丘疹等,进展后有结节溃疡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手术、放疗等治疗,需防晒、定期检查、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来预防。
病因
紫外线暴露: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是重要诱因,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且未采取有效防晒措施的人群,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大量研究表明,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引发基底细胞癌。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综合征患者易患皮肤基底细胞癌,如Gorlin综合征(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存在相关基因突变,使得机体对基底细胞癌的易感性增加。
其他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致癌物质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长期接触砷剂的人群。
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多为皮肤上出现的小丘疹或小结节,颜色可为肤色、粉红色、棕色等,表面常伴有鳞屑,有的类似粉刺、痣或囊肿。例如,可能表现为一个半透明的小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
随着病情进展:结节会逐渐增大,可形成溃疡,溃疡边缘卷起,呈珍珠样外观,中央可有结痂。不同亚型的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略有差异,如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典型表现为结节逐渐增大并形成溃疡;表浅型基底细胞癌常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鳞屑性斑块等。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来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界等情况。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切取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明确是否为基底细胞癌以及其病理分型等。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切除手术,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和器官功能。对于老年人,手术需考虑其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放射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放疗可能带来的皮肤反应等副作用,密切观察皮肤变化。
其他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的小病灶,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适用。
预防措施
防晒:外出时使用防晒霜、穿戴遮阳帽、太阳镜、长袖衣物等,减少紫外线暴露。老年人由于皮肤较为敏感,更应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在强烈阳光下暴晒。
定期皮肤检查:尤其是有皮肤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紫外线暴露者、有遗传综合征的人群等,应定期进行皮肤自查或到医院进行专业的皮肤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致癌物质等,如因工作需要接触,应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