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视网膜脱落,需定期眼科检查,高危人群更要密切关注;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孕妇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
剧烈运动方面: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如打篮球、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因为在剧烈运动中,眼部受到的震荡较大,容易导致视网膜受到牵拉,从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对于其他人群,也要注意避免突然的头部剧烈晃动等可能对眼部造成冲击的运动。
眼部外伤方面: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防止眼部受到撞击。例如在进行一些可能有眼部危险的活动时,如使用工具、进行机械操作等,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一旦发生眼部外伤,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眼部外伤可能直接导致视网膜的损伤,引发视网膜脱落。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长期高血压会使视网膜的血管压力增加,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导致视网膜组织的营养障碍,增加视网膜脱落的可能性。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进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方案,按时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合理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建议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疲劳,眼部肌肉紧张,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对视网膜的健康不利。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都要注意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可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睛疲劳。
注意用眼环境:在光线适宜的环境下用眼,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都可能对视网膜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阅读时应保证充足且均匀的照明,使用电子设备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等。
孕妇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要注意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因为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对眼部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孕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到撞击等情况,以降低眼部受到影响导致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的弹性和稳定性会下降,更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落。老年人应更加注重定期眼科检查,积极控制自身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在进行活动时要小心谨慎,防止眼部外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