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引产存在多方面危险性,对母亲有出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风险,对胎儿有胎儿窘迫、早产相关风险,高龄产妇、有基础病史产妇、既往有子宫手术史产妇在胎盘早剥引产后风险更高需特殊考虑。
一、对母亲的影响
出血风险增加:胎盘早剥本身会导致母体出血,而引产过程中子宫收缩可能进一步引起出血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母亲生命。有研究表明,胎盘早剥患者引产时,出血超过1000ml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与胎盘剥离面持续出血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相关。
感染风险:胎盘早剥时,胎盘剥离面靠近子宫血管,细菌容易经此侵入宫腔,引产后发生感染的几率高于正常妊娠引产。感染可表现为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败血症,影响母亲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不孕等远期并发症。
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产过程中这种凝血功能异常可能进一步加重。DIC会导致母亲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如肾脏、肝脏等功能障碍,增加治疗难度和母亲的死亡率。
二、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引产过程中子宫收缩加强,会进一步减少胎儿的氧供,导致胎儿窘迫发生率升高。胎儿窘迫可表现为胎心异常等,严重时可造成胎儿死亡。有数据显示,胎盘早剥引产的胎儿死亡率较正常引产明显升高。
早产相关风险:胎盘早剥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引产常导致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远期还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问题。
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胎盘早剥引产时,发生出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要在引产过程中更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出血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有基础病史产妇: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产妇,胎盘早剥引产时,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例如高血压产妇可能因引产出血及应激反应导致血压进一步波动,增加脑血管意外等风险;糖尿病产妇可能因手术应激出现血糖波动,影响术后恢复,且感染风险也可能更高。因此,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产妇,需要在引产前对基础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并在引产后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
既往有子宫手术史产妇:既往有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史等)的产妇,胎盘早剥引产时,子宫收缩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的风险增加。因为手术瘢痕处的子宫肌层弹性等与正常子宫不同,引产过程中子宫收缩力的作用可能使瘢痕处承受更大压力,从而引发子宫破裂,这是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儿生命。所以对于这类产妇,需要在引产前充分评估子宫瘢痕情况,引产后密切观察子宫情况,一旦出现腹痛等异常,需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