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要全面观察皮损形态、大小、颜色、分布及发展等情况,实验室检查有针对真菌感染的真菌检查、接触性皮炎等的斑贴试验、辅助判断病情与病因的血常规检查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免疫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包含评估皮肤病变深度等的皮肤超声检查和放大观察皮肤结构辅助鉴别色素性皮肤病的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需选取典型皮损取材并经处理后显微镜下观察明确病理类型,特殊人群检查要考虑儿童轻柔操作、妊娠期女性选无不良影响项目、老年人动作轻防损伤。
一、体格检查
1.皮肤损害观察:需全面查看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分布部位等,例如银屑病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且上覆银白色鳞屑,湿疹多为多形性皮损伴渗出倾向,不同皮肤病的皮损表现各有特征,同时要留意皮损的发展情况及有无同形反应等特殊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真菌检查:针对怀疑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像体癣、股癣等,可通过直接镜检查找菌丝或孢子,或开展真菌培养鉴定菌种,例如取皮损边缘鳞屑镜检,发现菌丝可初步诊断为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2.斑贴试验:适用于接触性皮炎等怀疑由接触过敏原引发的皮肤病,将可疑过敏原贴于患者背部或前臂屈侧等部位,经一定时间观察判断是否为阳性反应,以此明确致敏原,如化妆品、金属过敏患者可通过斑贴试验找出过敏原。
3.血常规检查:部分皮肤病会致血常规异常,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可能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过敏性皮肤病可能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情况,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辅助判断病情与病因。
4.免疫相关检查:对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例如红斑狼疮等,可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病情评估。
三、影像学检查
1.皮肤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皮肤病变的深度、范围及层次等,对判断皮肤肿瘤的浸润情况有一定价值,比如鉴别皮肤良恶性肿瘤时,超声能显示肿瘤的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
2.皮肤镜检查:能在不破坏皮肤的前提下,放大观察皮肤表面及表皮下结构,有助于鉴别色素性皮肤病,如通过皮肤镜下的血管形态、色素分布等特征区分色素痣的良恶性来辅助诊断。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
1.皮损组织取材:选取典型皮损,水疱性皮损取早期水疱,取完整水疱壁及基底组织;浸润性皮损取足够深度组织。
2.病理分析:对获取组织进行固定、切片、染色等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变化,明确皮肤病病理类型,例如银屑病病理表现为角化不全、表皮突延长等,有助于确诊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皮肤病患者检查时需轻柔操作,避免患儿过度紧张不适;妊娠期女性检查要考虑对胎儿影响,尽量选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项目;老年人皮肤脆弱,检查时动作宜轻,防止造成皮肤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