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相关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影像学检查(B超、磁共振成像),分别介绍了各检查的作用、适用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如双合诊和三合诊对不同情况女性的操作要求,血常规和CRP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参考意义,B超和MRI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一、妇科检查
1.双合诊
医生将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通过双合诊可以了解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和韧带的情况。例如,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会触及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压痛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检查时的操作力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相对操作要轻柔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可进行此项检查,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不做双合诊,可选择直肠-腹部诊。
2.三合诊
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称为三合诊。三合诊可以弥补双合诊的不足,能更清楚地了解后倾后屈的子宫、盆腔后壁的情况,对于判断慢性盆腔炎是否累及盆腔后部组织等有重要意义。同样要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比如老年女性身体柔韧性较差,操作时需更加谨慎。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在急性发作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情况。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情况,但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来确诊慢性盆腔炎,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检查要注意采血等操作的规范性,确保结果准确。
2.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升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如果处于活动期,CRP可能会升高。它对于判断炎症的活动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年龄人群的CRP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比如儿童的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相应年龄段的参考范围来判断是否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B超可以了解盆腔内器官的形态、大小及有无积液等情况。慢性盆腔炎患者B超下可能会看到输卵管增粗、卵巢增大、盆腔积液等表现。例如,输卵管积水时可呈现为腊肠样或曲颈瓶状无回声区。对于肥胖女性,可能需要选择合适的B超探头频率等,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孕期女性进行B超检查要特别注意辐射安全等问题,一般会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式。
2.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于盆腔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器官的结构及病变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慢性盆腔炎。不过,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检查注意事项,比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MRI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