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有诸多危险之处,其占位效应可引发神经系统症状,影响大脑功能区域致运动、语言障碍,还会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部分具分泌激素功能的脑膜瘤会影响内分泌;有复发几率,少数可恶变;儿童患者会影响生长发育且手术风险高;老年患者会加重其基础疾病病情。
对大脑功能区域的影响:脑膜瘤若生长在大脑重要功能区域,如中央前回(与运动功能相关),可能导致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例如,有研究显示,约20%-30%生长在运动皮层附近的脑膜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受限情况。若肿瘤位于语言中枢区域,会引起语言障碍,包括运动性失语(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听不懂别人话语含义)等。
颅内压增高表现:随着脑膜瘤逐渐增大,会占据颅内空间,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可出现头痛症状,多为持续性胀痛,且在清晨时较为明显,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幼儿患者由于囟门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可表现为前囟饱满、头围增大等。长期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因为颅内压增高会使视神经乳头水肿,影响视觉传导。
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激素分泌相关脑膜瘤:部分脑膜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比如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脑膜瘤,可导致库欣综合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血糖升高等症状;分泌生长激素的脑膜瘤会引起肢端肥大症,出现手脚增大、面部改变、关节疼痛等表现。
复发与恶变风险
复发情况:脑膜瘤虽然大多为良性,但有一定的复发几率。例如,世界卫生组织I级脑膜瘤的复发率在某些研究中报道约为15%-40%不等,具体与肿瘤的部位、手术切除程度等因素有关。如果肿瘤未能完全切除,残留的肿瘤细胞可能会再次增殖形成复发肿瘤。
恶变可能:少数脑膜瘤可能发生恶变,转变为恶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生长速度更快,侵袭性更强,更易发生颅内转移和远处转移,预后相对较差。
特殊人群的特殊风险
儿童脑膜瘤患者:儿童脑膜瘤患者除了面临上述普通人群脑膜瘤的一般危险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肿瘤对脑组织的压迫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身体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发育等。例如,儿童脑膜瘤患者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情况,而且儿童脑膜瘤的手术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更高,因为儿童的脑组织更娇嫩,对手术操作的耐受性相对较差。
老年脑膜瘤患者:老年脑膜瘤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脑膜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症状等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而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膜瘤后,血糖控制可能会因为疾病本身及手术等因素变得更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