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肿瘤有多种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小儿脑肿瘤常见症状,婴幼儿颅缝未闭时头痛表现不典型)、呕吐(喷射性,不伴恶心,呕吐后头痛可缓解)、视神经乳头水肿(重要客观体征,长期可致视神经萎缩、影响视力);局灶性症状有癫痫发作(部分小儿脑肿瘤可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其他症状包括视力视野改变(鞍区肿瘤可致)、内分泌紊乱(如颅咽管瘤可致生长发育迟缓等)、意识改变(病情进展颅内压增高可致意识障碍),症状因肿瘤情况而异,家长需关注小儿异常表现,及时就医检查。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有关,不伴有恶心先兆,呕吐后头痛可略有缓解。婴幼儿可因频繁呕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等,长期可导致视神经萎缩,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局灶性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小儿脑肿瘤患者可出现癫痫症状,尤其是大脑半球肿瘤。肿瘤刺激大脑皮层导致异常放电,从而引起癫痫发作,可为部分性发作或全身性发作。不同部位的肿瘤引起的癫痫发作类型可能有所不同,如额叶肿瘤多引起全身性大发作,颞叶肿瘤多引起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运动障碍:肿瘤位于大脑半球运动区附近时,可出现对侧肢体肌力减弱、肌张力改变等,表现为行走不稳、持物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偏瘫。例如,肿瘤位于中央前回,可导致对侧上肢或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若肿瘤累及感觉传导通路,可出现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如痛觉、温度觉、触觉等减退。
语言障碍:当肿瘤位于优势半球(多为左侧半球)语言中枢附近时,可出现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如失语症等。
其他症状
视力视野改变:鞍区肿瘤(如颅咽管瘤等)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等,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患儿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野范围缩小等,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如走路时容易碰撞物体等。
内分泌紊乱:某些脑肿瘤可影响内分泌功能,如颅咽管瘤可影响垂体前叶功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若肿瘤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还可能导致性发育异常等。
意识改变:随着病情进展,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患儿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严重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导致脑缺血、缺氧,进而出现意识水平的下降。
小儿脑肿瘤的症状因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等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小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小儿的异常表现,一旦发现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带小儿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诊断,以便早期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