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属于先天性心脏病,胚胎发育中卵圆孔正常闭合受影响会致其未闭,一般人群发生率高,不同人群影响不同,靠心脏超声诊断,无症状者定期随访,有症状者视情况介入或手术治疗。
卵圆孔未闭的形成机制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心房分隔形成原发隔和继发隔,原发隔与继发隔之间的孔隙即为卵圆孔。正常胎儿时期,由于肺循环尚未建立,卵圆孔保证了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以满足胎儿时期特殊的循环需求。而出生后,随着肺循环的建立,左心房压力升高,促使原发隔紧贴继发隔,卵圆孔逐渐闭合。若各种因素影响了卵圆孔的正常闭合过程,就会导致卵圆孔未闭的发生。
卵圆孔未闭的流行病学情况
卵圆孔未闭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约有20%-25%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未闭。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的发生率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
卵圆孔未闭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人群:对于儿童卵圆孔未闭患者,若卵圆孔未闭孔径较小,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心脏检查时被发现。但随着年龄增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关症状,如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等。对于儿童卵圆孔未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卵圆孔未闭的变化情况。
成年人群:成年卵圆孔未闭患者中,部分可能因存在右向左分流,导致静脉系统的微栓子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体循环,从而引发脑卒中。尤其是年轻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脑卒中时,卵圆孔未闭需要被高度怀疑。另外,卵圆孔未闭还与偏头痛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约有一半以上的偏头痛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对于成年卵圆孔未闭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
特殊人群:对于妊娠期女性,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因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加重右向左分流的情况,增加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脑卒中、低氧血症等。因此,妊娠期卵圆孔未闭女性需要加强孕期监测,密切关注心脏功能以及自身的临床症状变化。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心脏超声检查来诊断卵圆孔未闭,经胸心脏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卵圆孔未闭的孔径大小、是否存在分流等情况。对于一些经胸心脏超声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其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原则
对于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有相关临床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如伴有脑卒中、频繁偏头痛等,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方法,通过封堵器将卵圆孔未闭封堵,从而减少右向左分流的发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但在治疗前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权衡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