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血尿可分为肉眼和镜下血尿,发生机制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有关;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因滤过膜结构功能异常致蛋白质滤过重吸收异常;水肿早期不明显,因蛋白尿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部分患者有高血压,与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还有乏力、腰部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各症状表现有差异。
发生机制: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儿童患者中肉眼血尿相对较易出现,可能与儿童肾脏对红细胞的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以及病情变化相对较明显有关;成年患者也可出现镜下血尿,且可能在感染等诱因下诱发肉眼血尿。例如有研究表明,在iga肾病患儿中,约30%-40%会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
蛋白尿
表现形式:早期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但泡沫量一般不多,需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发现。
发生机制: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得蛋白质滤过增加且重吸收减少,从而出现蛋白尿。不同年龄人群蛋白尿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蛋白尿程度相对较轻时可能不易被察觉,成年患者可能会逐渐发现尿中泡沫较前增多。比如一些研究显示,iga肾病早期成年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g以下,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增多。
水肿
表现形式:早期水肿多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眼睑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轻度水肿。
发生机制: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儿童患者由于肾脏对水钠代谢的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水肿可能相对更易出现或更明显;成年患者在早期水肿相对较轻,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水肿可能会加重。例如有研究发现,iga肾病患儿中约10%-15%会出现轻度水肿表现。
高血压
表现形式:部分iga肾病早期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血压可轻度升高,也有部分患者血压升高较明显。
发生机制: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表现略有不同,儿童患者血压升高可能相对隐匿,成年患者可能会有头晕等不适症状。研究显示,iga肾病患者中约20%-30%在早期就可出现高血压,且随着病情进展,高血压的发生率会逐渐增加。
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表现形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腰部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乏力可能是由于疾病导致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腰部隐痛与肾脏包膜受牵拉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这些非特异性症状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更易被忽视乏力等症状,成年患者可能会更明显地感觉到腰部隐痛等不适。例如一些临床观察发现,约15%-20%的iga肾病早期患者会有乏力症状,约10%-15%会有腰部隐痛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