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替代治疗包括依赖医疗机构设备每周2-3次每次约4小时的血液透析、可在家操作且护肾的腹膜透析及面临供体短缺等问题的肾移植,原发病治疗针对导致尿毒症的原发病干预,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等,老年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女性妊娠相关尿毒症需谨慎评估,生活方式管理需低蛋白等饮食、严格控血压血糖、避免肾毒性药物。
一、肾脏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利用体外循环装置,通过半透膜原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通常每周进行2-3次,每次约4小时,依赖医疗机构的透析设备开展,能有效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但会对患者的生活作息产生一定影响,需规律进行。
2.腹膜透析:借助人体腹腔内的腹膜作为半透膜,将透析液灌入腹腔,通过腹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和渗透梯度来交换清除代谢废物与多余水分,可在家中自行操作,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保护相对较好,但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以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
3.肾移植:将健康供体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最接近生理状态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但面临供体短缺、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维持移植肾的存活。
二、原发病治疗
针对导致尿毒症的原发病进行干预,例如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尿毒症,需控制蛋白尿、血压等,可使用降压药物(仅提药物名称)等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若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则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药物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减缓肾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重点关注生长发育情况,肾移植时要充分考虑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特点,免疫抑制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更为谨慎,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以保障儿童正常生长。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时要综合评估心肺功能、手术耐受性等,选择更契合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注重多器官功能的维护。
女性患者:妊娠相关的尿毒症需谨慎评估妊娠对病情的影响,透析过程中要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
四、生活方式管理
饮食方面:采用低蛋白饮食,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同时保证热量充足,可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等;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一般控制在3-5克以内,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风险;限制钾、磷摄入,避免食用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坚果、动物内脏等。
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具体目标需遵医嘱),糖尿病患者需使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规律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肾毒性因素: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肾毒性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