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询问月经史等)、妇科检查(关注子宫大小、附件情况)、超声检查(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有不同超声表现)、hCG测定(血清和尿hCG有相应特征)及组织学检查(刮宫标本有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不同组织学特征)来判断,各检查相互补充明确是否为葡萄胎及类型等情况。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停经时间、阴道流血情况(包括流血量、流血时间等)、有无腹痛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月经史的询问重点有所不同,比如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时间、周期等情况,育龄期女性近期月经变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可能的妊娠相关疾病。
二、妇科检查
(一)子宫大小
葡萄胎患者的子宫往往大于停经周数。例如,停经8-12周时,子宫可能已大于相应孕周,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初步触及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不符的情况,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附件情况
检查双侧附件有无异常,部分葡萄胎患者可能伴有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通过妇科检查可触及增大的卵巢。
三、超声检查
(一)B型超声检查
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完全性葡萄胎的典型超声图像为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若水泡较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回声区,则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超声可见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大,宫腔内可见胚芽或胎儿结构,有时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呈“蜂窝状”。不同年龄的患者超声表现基本一致,但需注意年龄较小患者检查时的配合度等问题。
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一)血清hCG测定
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水平通常明显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值,而且在停经8-10周后仍持续上升。例如,正常妊娠8-10周时hCG达高峰,约10万-20万IU/L,而葡萄胎患者hCG水平可能远超此值,且持续不降。不同年龄患者hCG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需考虑年龄对hCG基础水平等的潜在影响。
(二)尿hCG测定
尿hCG定性试验阳性或强阳性,但与血清hCG测定相比,准确性稍差,不过也可作为初步筛查的一种方法。
五、组织学检查
(一)刮宫标本
通过刮宫获取宫腔内容物进行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葡萄胎的最重要依据。完全性葡萄胎的组织学特征为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间质内胎源性血管消失;部分性葡萄胎的组织学特征为有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间质内可见胎源性血管及有核红细胞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刮宫操作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程度,避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尤其是年龄较小患者子宫更脆弱,操作需更加谨慎。
总之,葡萄胎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hCG测定以及组织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判断,各检查方法相互补充,以明确是否为葡萄胎以及葡萄胎的类型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