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可通过尿酸结晶沉积损伤肾脏、促进肾脏血管病变引发尿毒症,不同人群风险及应对有别,儿童代偿弱损伤进展快,老年肾功减退损伤更明显,绝经后女性尿酸代谢受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加重风险,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需针对性控制。
尿酸结晶沉积损伤肾脏:高尿酸血症时,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尿酸会以结晶形式沉积在肾脏组织中。尿酸结晶会引起肾脏间质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长期的尿酸结晶沉积不断刺激肾脏,会逐渐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有研究发现,在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中,肾脏组织中可见明显的尿酸结晶沉积,同时肾脏的滤过功能开始出现异常改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损伤会逐步加重,影响肾脏对代谢废物的排泄等功能。
促进肾脏血管病变:高尿酸血症会影响肾脏血管的功能。尿酸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引起血管收缩、炎症反应等。肾脏的血液供应主要依赖于肾血管,肾血管病变会使肾脏的血流灌注受到影响。长期的肾血管病变会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进一步损害肾脏组织。例如,临床观察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合并有肾血管病变的比例相对较高,而肾血管病变是导致肾脏功能逐步减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对于不同人群,高尿酸血症引起尿毒症的风险及应对有所不同:
年龄方面:儿童高尿酸血症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等器官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尿酸对肾脏的损伤可能进展更快。对于老年人群,本身肾脏功能可能已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高尿酸血症对其肾脏的损伤作用会更明显,更容易向尿毒症方向发展。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肾脏功能,积极控制尿酸水平。
性别方面: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尿酸水平下,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肾脏损伤进而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但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尿酸代谢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关注绝经后女性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影响。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嘌呤饮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尿酸血症,从而增加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例如,长期大量摄入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的人群,尿酸生成增多,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进而影响肾脏。对于这类人群,需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戒酒、增加运动量等,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对肾脏的损伤风险。
病史方面: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时,发生肾脏病变进而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更高。因为高血压会损伤肾小动脉,糖尿病会引起肾脏微血管病变,再加上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伤,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加速肾脏功能的恶化。这类患者需要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高尿酸血症,例如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在合适范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尿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