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持续沮丧、焦虑不安;认知方面有注意力难集中、自我评价降低;行为上社交退缩、睡眠障碍;躯体有疲劳乏力、食欲改变;对宝宝情感反应异常,产后身体激素变化及角色生活适应压力是重要因素,家人要多关心陪伴,发现异常及时求专业医生帮助保障母婴健康。
焦虑不安:会莫名感到紧张、焦虑,担心很多事情,比如担心宝宝的健康状况、自己能否胜任母亲角色等,这种焦虑可能没有明确的对象或固定的内容,但却持续存在,影响日常的生活和休息,有的女性会频繁出现心跳加快、手抖等躯体化的焦虑表现。
认知方面
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产后会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力做事情,比如照顾宝宝时容易分心,看书、看电视等也无法长时间专注,这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管理以及对宝宝的照料等,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导致一些生活细节被忽视,进而可能引发一些小的问题。
自我评价降低:过度贬低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没有能力照顾好宝宝,对自己的能力、外貌等多方面都产生负面评价,陷入自我否定的循环中,长期如此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自我认同。
行为方面
社交退缩:变得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包括家人、朋友等,原本可能喜欢参与的社交活动现在都不想参加,总是独自待着,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减少,这样会进一步加重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睡眠障碍:出现睡眠问题,可能是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很久都无法入眠;也可能是睡眠浅,容易被惊醒;还可能是早醒,比平时醒来的时间提前很多且难以再入睡,长期的睡眠不足会让身体和精神状态更加糟糕,加剧产后抑郁的症状。
躯体方面
疲劳乏力:感觉身体极度疲劳,即使没有做什么体力活也会觉得浑身没力气,做事情提不起劲,这种疲劳感是持续存在的,通过休息也很难有效缓解,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行动力。
食欲改变:有的产后抑郁女性会出现食欲下降,吃不下饭,导致体重可能会有明显减轻;而有的则会出现食欲亢进,通过不断进食来缓解情绪,但这两种情况都会对身体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食欲下降会造成营养不良,食欲亢进可能会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
对宝宝的关注方面
对宝宝情感反应异常:对宝宝的哭闹等表现缺乏正常的情感回应,可能不会像正常母亲那样及时去安抚,或者情感反应过于淡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建立困难,这不仅不利于宝宝的情感发展,也会让母亲自己更加陷入抑郁的状态中,形成不良循环。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产后女性来说,产后身体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是引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生理因素,同时产后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模式,心理压力较大。家人在这一时期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陪伴,多留意新妈妈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发现有上述多种表现持续存在且影响到正常生活,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比如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通过专业的评估和干预来帮助产后女性走出产后抑郁的困境,保障母婴的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