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的护理需从多方面入手,皮肤护理要适度清洁、及时保湿;穿着选棉质宽松衣物,注意厚度;居住环境控温控湿、避免过敏原;饮食上母乳喂养母亲要避易致敏食物,人工喂养小儿可换特殊配方奶;日常要避免小儿搔抓,密切观察湿疹变化,加重或不缓解及时就医。
皮肤保湿:洗澡后应尽快涂抹保湿剂,如含有神经酰胺、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或乳液。保湿剂能帮助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每天可根据皮肤干燥情况多次涂抹。例如,对于干性皮肤的小儿,保湿显得尤为重要,合适的保湿剂可减少皮肤水分流失,缓解瘙痒等不适。
穿着方面
衣物材质:应选择柔软、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棉质衣物吸湿性好,能减少衣物与皮肤之间的摩擦。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易致敏或不透气的材质衣物,因为这些材质可能刺激皮肤,诱发或加重湿疹。比如,化纤衣物可能会让小儿皮肤感觉闷热,不利于湿疹恢复。
穿衣厚度:根据环境温度合理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过热会使皮肤出汗增多,汗液刺激皮肤可能加重湿疹;过冷则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同样对湿疹不利。例如,在室内温度适宜时,给小儿穿着轻薄合适的棉质衣物,保持皮肤干爽舒适。
环境方面
居住环境温度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容易滋生霉菌等微生物,可能刺激小儿皮肤;而过于干燥的环境会使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空调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小儿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避免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尘、清扫,减少灰尘、尘螨等过敏原。尘螨是常见的诱发湿疹的过敏原之一,定期清洗小儿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最好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以杀死尘螨。同时,避免在室内饲养宠物,宠物的毛发、皮屑等也可能成为过敏原。
饮食方面
母乳喂养小儿的母亲饮食: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小儿,母亲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如海鲜(虾、蟹等)、辛辣食物、牛奶等。因为某些食物过敏原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小儿,引发或加重湿疹。母亲可以记录饮食日记,观察食用某些食物后小儿湿疹的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饮食。
人工喂养小儿的配方奶选择:对于人工喂养的小儿,若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引发湿疹,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这些特殊配方奶能减少过敏风险,缓解湿疹症状。
日常护理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搔抓:要注意修剪小儿的指甲,防止小儿搔抓皮肤,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小儿搔抓可能会使湿疹部位进一步受损,加重炎症反应。家长可以给小儿戴棉质的小手套,减少搔抓的可能性。
及时就医与观察:密切观察小儿湿疹的变化情况,如湿疹范围是否扩大、有无渗液、感染等表现。如果湿疹症状加重或长时间不缓解,应及时带小儿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滥用药物。例如,当小儿湿疹部位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时,必须尽快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