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宫颈癌病理类型,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好发于30-50岁女性且有年轻化趋势,早期可无症状或有接触性出血等,中晚期会局部侵犯及转移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年轻、老年及高危人群需重视筛查与监测,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明显降低。
一、疾病的基本情况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宫颈癌病理类型,占宫颈癌的75%-80%,好发于30-50岁女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其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比如HPV16、HPV18等亚型的长期感染是重要致病因素。
二、严重程度的体现方面
对身体局部组织的侵犯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早期仅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出血,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年轻患者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同时还可能有阴道排液,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当癌组织破溃感染时,可有脓性恶臭白带。
中晚期的局部侵犯及转移:肿瘤可向周围组织侵犯,累及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甚至膀胱阴道瘘;侵犯直肠时,可出现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甚至直肠阴道瘘。当肿瘤转移至盆腔淋巴结时,可触及盆腔肿大固定的淋巴结。
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转移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宫颈癌容易发生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血行转移可至肺、肝、骨等部位,转移至肺部时,患者会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转移至肝脏时,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黄疸、肝区疼痛等;转移至骨骼时,会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总体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例如,据相关临床研究统计,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可达80%-90%左右,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则明显降低,可能不足30%。
三、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及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若感染高危型HPV且持续不清除,患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加,应重视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干预。同时,应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HPV感染的几率,从而增加患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时,更要高度警惕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因为老年女性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疾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有高危病史人群:既往有宫颈病变史、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低下人群,属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高危人群,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在疾病早期就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疾病的严重性对身体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