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脑积水有典型症状、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及其他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头颅形态改变、颅内压增高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有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肢体运动障碍;其他症状包含尿便失禁、情感和行为异常,老人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护理时要注意避免意外及关注心理等。
一、典型症状
(一)头颅形态改变
对于婴幼儿脑积水患者,由于其颅缝未闭,颅内压增高会使头颅迅速增大。表现为头颅明显大于正常同龄儿童头颅,外观呈“大头娃娃”样,头颅与面部比例失调,头皮静脉怒张。这是因为脑积水导致脑脊液在颅内积聚,不断扩张脑室系统,从而撑大头颅。
(二)颅内压增高表现
头痛:老人可能会出现间歇性头痛,疼痛部位多在额部、颞部等。这是由于脑脊液增多,颅内压力升高,刺激颅内的疼痛敏感结构所致。一般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与夜间平卧时脑脊液循环相对不畅,颅内压进一步升高有关。
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当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时,就会引发这种剧烈的呕吐。
视力障碍:脑积水可导致视神经受压,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长期的颅内压增高会影响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和正常功能,进而出现视力方面的问题。
二、认知功能障碍
(一)记忆力减退
老人会表现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遗忘明显,例如忘记刚刚见过的人、刚做过的事等。这是因为脑室扩张可能压迫周围的脑组织,尤其是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影响了大脑的正常记忆功能。
(二)智力下降
整体智力水平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为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减弱。脑脊液的异常积聚改变了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干扰了大脑的认知过程。
三、运动功能障碍
(一)行走不稳
老人走路时步态蹒跚,容易跌倒。这是因为脑积水可能影响了小脑等与平衡调节相关的脑区功能,导致平衡感丧失,行走时身体难以保持稳定。
(二)肢体运动障碍
可能出现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情况,严重时可表现为肢体瘫痪。脑室系统的扩张压迫了周围的运动传导通路,影响了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导致运动功能异常。
四、其他症状
(一)尿便失禁
部分老人可能出现尿便失禁的情况。这是因为脑积水影响了大脑对排尿、排便中枢的控制,导致排尿、排便的自主调节功能紊乱。
(二)情感和行为异常
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淡漠等情感变化,以及行为异常,如胡言乱语、动作怪异等。脑内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和神经功能,进而导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
老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脑积水,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老人而言,一旦发现脑积水相关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同时,在护理老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老人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加强生活护理,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