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有头痛(脑瘤常见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呕吐(多为喷射性,小儿常见且可能为首发症状)、视神经乳头水肿(重要客观体征,不同年龄耐受及发现情况不同);局灶性症状包括癫痫发作(不同年龄发作特点不同)、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症状(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视力视野改变等,不同年龄表现及影响不同)。
呕吐:通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当颅内压增高时,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小儿脑瘤患者呕吐较常见,且可能是首发症状,由于小儿颅腔代偿空间相对较大,早期颅内压增高可能先表现为呕吐,需引起重视。
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等改变。长期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不同年龄患者对视神经乳头水肿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在视力明显下降后才被发现有视神经乳头水肿,而成人可能更早通过眼部检查发现异常。
局灶性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脑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癫痫,如全身性大发作、部分性发作等。肿瘤刺激大脑皮层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不同年龄患者癫痫发作特点有所不同,儿童脑瘤患者癫痫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可能以婴儿痉挛等特殊类型发作多见;成人则可能以常见的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为主。
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症状
运动障碍:肿瘤位于运动中枢附近时,可出现对侧肢体无力、瘫痪等。例如肿瘤在大脑半球额叶运动区附近,可导致对侧上肢或下肢肌力下降,严重时无法正常活动。不同年龄患者运动障碍的恢复情况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部分患者在肿瘤切除后运动功能有一定恢复潜力;成人运动功能恢复相对儿童可能较慢,但也与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康复等因素有关。
感觉障碍:若肿瘤影响感觉传导通路,可出现对侧肢体感觉减退、麻木等。比如顶叶肿瘤可导致对侧躯体感觉异常,如痛觉、温度觉、触觉减退等。不同年龄患者对感觉障碍的感知和表述能力不同,小儿可能不能准确表达感觉异常,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变化;成人则可较清晰描述自身感觉异常情况。
语言障碍: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的脑瘤可引起语言障碍,如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不能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等。不同年龄患者语言障碍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脑瘤患者若优势半球受损,语言发育可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早期进行语言康复干预;成人语言障碍会明显影响其日常交流和生活工作。
视力视野改变: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等结构时,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例如垂体瘤可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表现为双颞侧偏盲等。不同年龄患者视力视野改变的表现和进展速度不同,儿童垂体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视力视野改变可能进展较快;成人垂体瘤患者视力视野改变可能逐渐发生,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野部分缺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