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肺部的肺炎、肺不张;颅内的颅内感染、脑积水;消化系统的应激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循环系统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泌尿系统的尿路感染、尿崩症;还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
一、肺部并发症
肺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等,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从而引发肺炎。研究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生肺炎的风险更高。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肺不张:多因肺部痰液阻塞支气管所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受到影响,若痰液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引起肺不张。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相应肺叶不张。
二、颅内并发症
颅内感染:包括脑膜炎、脑室炎等。重型颅脑损伤后,颅骨破损或手术操作等可能使颅内与外界相通,增加了颅内感染的机会。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意识障碍加重等表现,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升高等异常。
脑积水: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碍可导致脑积水。急性脑积水多在伤后1周内发生,慢性脑积水可在数周、数月后出现。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头颅CT或MRI可发现脑室系统扩大。
三、消化系统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重型颅脑损伤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胃肠功能紊乱:由于颅脑损伤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患者常出现胃肠蠕动减慢、腹胀、食欲不振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四、循环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重型颅脑损伤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机体应激、血容量变化等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水肿等。
五、泌尿系统并发症
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需要留置导尿管,若护理不当,易引发尿路感染,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等表现。
尿崩症:重型颅脑损伤累及下丘脑-垂体轴时,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崩症。患者表现为大量排尿、口渴、多饮等症状,尿液比重降低。
六、其他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静脉。若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患者下肢可出现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表现。
压疮: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好发于骶尾部、足跟、髋部等骨隆突处。压疮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破溃、坏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