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全因子宫肌纤维不能有效缩复影响血窦闭合致出血,高龄、产后休息不佳等是相关因素;胎盘胎膜残留因部分残留影响子宫收缩致血窦不能关闭出血,多次流产史等病史者风险高;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因切口问题致血窦开放出血,高龄、多次剖宫产史、术后营养差等是相关因素。
一、子宫复旧不全
1.机制:正常情况下,胎盘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和缩复,使胎盘剥离面血窦关闭,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若子宫复旧不全,肌纤维不能有效缩复,影响血窦闭合,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3周,常见于部分产妇因分娩后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子宫肌纤维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等原因,使得子宫肌纤维缩复功能受到影响。
2.相关因素:年龄方面,高龄产妇相对更容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相关的晚期产后出血,可能与高龄产妇子宫肌纤维本身的弹性和收缩功能相对较弱有关;生活方式上,产后休息不佳、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子宫复旧;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病史的产妇,其子宫肌层存在病变,会干扰正常的子宫复旧过程。
二、胎盘、胎膜残留
1.机制:胎盘、胎膜部分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血窦不能有效关闭而引起出血。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娩出,若胎盘娩出不完整,部分绒毛、胎膜残留,可于产后数天至数周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常见于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情况,例如胎盘粘连时,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部分胎盘组织残留于宫腔;胎盘植入时,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甚至更深,残留的胎盘组织更难自行排出。
2.相关因素:年龄对胎盘、胎膜残留相关晚期产后出血的影响相对不突出,但有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等病史的产妇,发生胎盘粘连、植入等胎盘异常情况的风险增加,从而更容易出现胎盘、胎膜残留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生活方式方面,孕期卫生状况等可能间接影响胎盘娩出情况,但主要还是与胎盘附着部位的异常情况相关。
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1.机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如切口感染、切口血肿、切口裂开等,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多发生于术后2-3周,当子宫收缩时,切口部位血窦开放而出血。常见于剖宫产切口选择不当(如子宫下段横切口位置过低或过高)、切口缝合技术不佳、术后切口感染等情况。例如切口感染时,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导致切口愈合不良,血管不能正常闭合。
2.相关因素:年龄上,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高龄产妇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有多次剖宫产史的产妇,子宫切口部位瘢痕形成,再次剖宫产时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增加;生活方式中,术后营养状况不佳、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会影响切口的愈合,从而增加晚期产后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