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可引发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儿童与成人表现有别;还会导致局灶性症状,包括癫痫发作、神经功能缺损(运动、感觉、视力视野障碍等);此外还有精神症状、内分泌紊乱症状等,不同年龄段、性别的患者表现各异,需注意鉴别。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出现头颅增大、囟门隆起等情况;成人则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头痛通常是持续性的,早晨或夜间可能加重,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例如,有研究表明,约60%-80%的脑膜瘤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呕吐也较为常见,约40%-50%的患者会有呕吐表现。
二、局灶性症状
1.癫痫发作
部分脑膜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其发生率因肿瘤的部位等因素而异。如果肿瘤位于大脑皮质附近,更容易引起癫痫。不同年龄的人群癫痫发作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失神发作等,成人则可能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有研究发现,约15%-30%的脑膜瘤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2.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如果肿瘤影响到运动中枢相关区域,会出现肢体无力、活动障碍等。例如,肿瘤位于额叶运动区附近时,可能导致对侧肢体肌力下降,行走困难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有脑血管病史的人群,脑膜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需要仔细鉴别。
感觉功能障碍:当肿瘤累及感觉中枢时,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感觉减退、麻木等症状。比如肿瘤位于顶叶感觉区附近,患者可能会感觉身体某部位有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不同性别在感觉功能障碍的表现上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或哺乳期发现脑膜瘤时,需要特别考虑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以及治疗的安全性。
视力视野障碍:如果脑膜瘤长在颅底靠近视神经、视交叉等部位,会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肿瘤压迫视神经可导致视力逐渐减退,压迫视交叉可能引起双颞侧偏盲等。对于有视力问题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需要警惕脑膜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及时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其他症状
1.精神症状
当脑膜瘤位于额叶等部位时,可能会引起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对于老年患者,这些精神症状可能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等疾病,需要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鉴别。例如,有研究显示,约10%-20%的脑膜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
2.内分泌紊乱症状
如果脑膜瘤影响到垂体等内分泌相关结构,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等,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内分泌紊乱的表现有所不同,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等情况,需要考虑到脑膜瘤等颅内病变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