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主要由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等引起,常见诱因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会致肺循环淤血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让患者坐位、双腿下垂、吸氧及控制基础病诱因)、药物治疗(利尿剂减血容量、血管扩张剂降前后负荷、正性肌力药增强收缩力)和治疗基础心脏疾病(针对不同基础病采取相应治疗,需考虑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特点),需综合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改善预后。
一、心源性哮喘的原因
心源性哮喘主要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常见的诱因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这些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得左心室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从而引起肺循环淤血,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升高,液体渗出到肺泡和间质中,引发呼吸困难,表现为心源性哮喘。例如,冠心病患者如果发生心肌梗死,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进而诱发心源性哮喘;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重心脏负荷,也容易出现心源性哮喘相关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影响,一般来说,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在患病风险上没有绝对的差异,但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人群需格外注意。
二、心源性哮喘的治疗
1.一般治疗:让患者采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吸氧是重要的措施,通过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相关的诱发因素,比如高血压患者要尽量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冠心病患者要避免心肌缺血的再次发作等。
2.药物治疗:
利尿剂:通过促进排尿,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等,它可以迅速发挥作用,减轻肺淤血和水肿。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硝酸甘油能通过扩张静脉和小动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从而缓解心源性哮喘症状。
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脏收缩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但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
3.治疗基础心脏疾病:针对引起心源性哮喘的基础心脏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冠心病患者,如果有适应证可以考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时需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比如老年患者可能身体机能较差,在选择手术等治疗方式时要更加谨慎评估风险;儿童患者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源性哮喘,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来制定。女性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时要考虑其特殊的生理时期,如孕期等情况对治疗的影响。
总之,心源性哮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疾病,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