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认知方面有注意力难集中、自我评价降低;行为方面存在睡眠障碍、活动减少;躯体方面有疲劳感明显、躯体不适等症状,有高危因素的产妇需密切关注,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焦虑不安: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母亲角色,担心婴儿的健康状况等,焦虑程度可能超出正常产后对未来养育的合理担忧范围。有研究统计,约50%-6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如经常坐立不安、心慌、过度担忧等,这种焦虑可能会逐渐加重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
认知方面
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产后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力做事情,比如照顾婴儿时容易分心,无法像以往那样专注地完成日常事务。相关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力测试得分明显低于正常产妇,这是因为抑郁情绪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和集中程度下降。
自我评价降低:对自己作为母亲的能力产生过度负面的评价,觉得自己照顾不好婴儿,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母亲,甚至可能会产生自责、自罪的想法,比如觉得自己的存在给家人带来了负担等。有调查显示,约60%-7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评价降低的情况,这种认知偏差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
行为方面
睡眠障碍:睡眠出现明显问题,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或者早醒等。很多产后抑郁症患者夜间睡眠质量极差,导致白天精神萎靡,影响照顾婴儿的状态。研究发现,超过8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睡眠不足又会反过来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活动减少:变得较为慵懒,不愿意参与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包括与家人朋友的社交互动等。例如原本喜欢和朋友聊天聚会的产妇,在产后可能长时间待在家里,很少出门,活动量明显减少,这也是产后抑郁症常见的行为表现之一,据统计约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减少现象。
躯体方面
疲劳感明显:经常感觉身体疲惫,即使没有进行大量体力活动也会觉得劳累不堪,这种疲劳感持续存在且难以通过休息来缓解。有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疲劳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产妇,疲劳感会影响产妇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使其更加不愿意参与日常活动。
躯体不适:可能会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背痛、胃痛等,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例如有的产妇会经常抱怨头痛,但头部相关检查并无异常,这些躯体不适症状往往是抑郁情绪在躯体上的表现,约50%-6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此类躯体不适症状。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既往有抑郁症病史、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产后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如新生儿重症监护等)的产妇,更要密切关注自身情绪和上述症状表现。一旦发现有产后抑郁症相关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方式进行干预,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考虑合适的医疗措施,但要避免自行盲目处理,以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和母婴的良好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