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瘤的症状与肿瘤大小、发展方向、激素分泌异常等有关,主要包括激素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和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如肢端肥大、闭经溢乳、视力下降、头痛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激素分泌情况等因素而定。
脑垂体瘤的症状与肿瘤大小、发展方向、激素分泌异常等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激素分泌异常: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症。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等,重者感全身乏力,甚至呼吸困难,性功能减退。
泌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阳痿、阴毛稀少、睾丸松软细小,甚者影响生殖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少见,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盛多,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另有甲状腺机能低下反馈引起垂体腺发生局灶增生,渐渐发展成垂体腺瘤,分泌过多促甲状腺激素,引起垂体性甲亢,其发生率为2%~16%。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青春发育延迟,无第二性征发育、原发性闭经,子宫不发育、乳房不发育、腋毛、阴毛稀少等。
2.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卒中:是指垂体腺瘤和/或垂体柄受到突然的外力,造成垂体柄或垂体腺瘤内的血管破裂,而致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减少的急性临床综合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全垂体功能减退症:是多种垂体激素分泌减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由于下丘脑病变、垂体柄病变、垂体腺瘤、感染、炎症、放疗、手术、创伤、希恩综合征等多种原因引起。表现为畏寒、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毛发脱落、性欲减退、月经紊乱、闭经、乳房缩小、阴毛稀疏、腋毛脱落、皮肤干燥、低血糖、低血压等。
3.周围组织压迫症状:
视神经受压: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视交叉受压:可出现双颞侧偏盲。
垂体柄受压:可出现尿崩症。
其他:如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内分泌检查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激素分泌情况等因素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脑垂体瘤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对于有垂体瘤家族史、内分泌代谢异常、头痛、视力视野改变等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避免接触致畸物质,如放射线、农药、化学毒物等,以预防胎儿发生脑垂体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