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积水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分流手术(适用于大多数有症状老年人脑积水,如交通性脑积水,需考虑老年人整体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适用于特定类型脑积水,要注意老年人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及术后观察);非手术治疗有药物辅助治疗(用减少脑脊液分泌药物作辅助,要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和密切观察与支持治疗(观察症状、生命体征,给予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一、手术治疗
1.分流手术
原理与适用情况:通过建立脑脊液分流通道,将脑脊液引流至身体其他部位吸收。适用于大多数有症状的老年人脑积水患者,如交通性脑积水等情况。其依据是脑积水导致脑脊液在颅内积聚,通过分流可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例如,脑室-腹腔分流术是较为常用的分流手术方式,将脑室中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由腹腔腹膜吸收。
对老年人的影响及注意事项: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需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术前要对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2.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原理与适用情况:通过在第三脑室底造瘘,使脑脊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吸收。适用于非交通性脑积水等特定类型的脑积水。该手术的原理是改变脑脊液的流动途径,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对老年人的影响及注意事项:对于老年人来说,手术风险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如果老年人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等,手术中要特别注意对脑组织的保护,避免因手术操作导致原有疾病加重。术后要关注患者的意识、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非手术治疗
1.药物辅助治疗
药物选择及依据:一般可使用减少脑脊液分泌的药物,如醋氮酰胺等。其依据是通过抑制脉络丛分泌脑脊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但药物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手术治疗,尤其对于症状较明显的脑积水患者。
对老年人的影响及注意事项: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使用药物时要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药物对肝肾功能造成进一步损害。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醋氮酰胺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等不良反应,对于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监测。
2.密切观察与支持治疗
观察内容及意义:密切观察老年人脑积水患者的意识状态、头痛、呕吐等症状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意识状态的变化可以反映颅内压的波动情况,头痛、呕吐是脑积水常见的颅内压增高表现,生命体征的变化也与颅内压变化相关。例如,若患者意识逐渐变差,头痛、呕吐加重,可能提示颅内压急剧升高,需要及时处理。
支持治疗措施:对于老年人要给予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为脑积水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同时,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因呕吐、进食不佳等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