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感染因素(如细菌性阴道病、上行性感染)、胎膜受力不均(如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膜本身因素(如胎膜发育不良、羊膜腔压力升高)、营养因素(如缺乏铜、锌等微量元素)及其他因素(如宫颈机能不全、吸烟)。
上行性感染:病原体由宫颈管上行感染宫腔,引起绒毛膜羊膜炎,进而导致胎膜早破。常见的病原体有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B族链球菌等。孕期如果有不洁性生活史、多次阴道检查等情况,会增加上行性感染的风险。例如,多次阴道检查使宫颈内口的防御屏障受损,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宫腔,引发绒毛膜羊膜炎,促使胎膜早破发生。
胎膜受力不均
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时,胎儿先露部不能与骨盆入口紧密衔接,使胎膜所受压力不均。以臀位为例,胎儿臀部先入盆,先露部与骨盆入口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导致胎膜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局部压力过高,容易引起胎膜早破。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宫腔内压力较高,超过了胎膜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且多个胎儿的存在使胎膜受力更不均匀,相比于单胎妊娠,多胎妊娠发生胎膜早破的几率明显增高。例如,双胎妊娠发生胎膜早破的几率约为单胎妊娠的2-3倍,这是因为宫腔内压力过高,胎膜承受的压力超出正常范围,导致胎膜过早破裂。
胎膜本身因素
胎膜发育不良:胎膜的组成成分异常,如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的含量和结构异常,会使胎膜的韧性和强度降低。胎儿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等可能导致胎膜发育不良,使胎膜容易发生早破。例如,某些遗传性疾病会影响胎膜中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胎膜结构异常,抗张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
羊膜腔压力升高:羊水过多时,羊膜腔压力明显升高,超过胎膜的抗张强度,导致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的原因可能与胎儿畸形、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等有关。比如,胎儿神经管畸形时,会导致羊水产生过多,羊膜腔压力增高,超过胎膜的承受能力,引发胎膜早破。
营养因素
缺乏铜、锌等微量元素:铜是维持胎膜正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微量元素,铜缺乏会影响胎膜中胶原纤维的合成。锌也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和代谢,对胎膜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孕期如果孕妇饮食中缺乏铜、锌等微量元素,会影响胎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例如,孕妇长期素食,容易导致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胎膜状态。
其他因素
宫颈机能不全:多见于多次宫颈手术史、先天性宫颈发育异常等情况。宫颈机能不全时,宫颈内口不能维持正常的关闭状态,在孕期随着妊娠进展,宫腔压力增加,宫颈内口逐渐扩张,导致胎膜突出于宫颈管内,胎膜受压力和摩擦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早破。例如,有过多次中孕期流产史,且经检查发现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较高。
吸烟:孕妇吸烟会使体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胎膜血供不足,胎膜的营养供应受到影响,同时烟草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会损伤胎膜组织,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几率。有研究显示,吸烟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比不吸烟孕妇高1-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