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病因有肾前性因素(肾脏灌注不足,如血容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等)、肾性因素(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肾血管病变如恶性高血压等);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肾病(多囊肾、Alport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
(一)肾前性因素
多因肾脏灌注不足所致,常见于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失血(创伤、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脱水(腹泻、呕吐、过度利尿等)、心输出量减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此类情况会使肾脏血流减少,进而影响肾功能。
(二)肾性因素
1.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急骤,可在短期内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等,病情迁延不愈可能逐渐进展至肾功能衰竭。
2.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常见原因,多由缺血、肾毒性物质引起,缺血因素如上述肾前性因素未及时纠正进一步损伤肾小管;肾毒性物质包括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重金属(如汞、铅等)、生物毒素(如蛇毒、毒蕈等)。
3.肾血管病变:如恶性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可损伤肾小动脉,导致肾脏缺血、肾小球硬化等;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会使肾脏血流阻断,引起肾功能急性恶化。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类型,病情缓慢进展,逐渐破坏肾小球结构和功能;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可逐步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二)继发性肾脏疾病
1.糖尿病肾病: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可损伤肾小球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逐渐减退,是西方国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病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2.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使肾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肾脏缺血,肾小球缺血性硬化,肾小管萎缩,进而引起肾功能逐渐下降。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组织,导致肾小球、肾小管等受损,病情反复活动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肾脏,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
4.代谢性疾病:如痛风性肾病,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沉积于肾脏间质和肾小管,引起肾小管损伤、间质炎症,逐步影响肾功能;淀粉样变性肾病,异常蛋白沉积于肾脏,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
(三)遗传性肾病
1.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肾脏出现多个囊肿,逐渐破坏肾实质,影响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2.Alport综合征:遗传性肾炎,主要累及肾小球基底膜,出现血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常伴有听力障碍和眼部病变。
(四)慢性肾盂肾炎
长期反复发作的肾盂肾炎,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脏结构破坏,影响肾功能,病情迁延不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