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症状或受伤久的单纯性患者,观察病情对症处理;手术适用于眼球内陷超2mm、复视经保守未改善及有眶内容物疝出者,方法有单纯骨折修复、眶底重建、眼外肌修复,儿童患者手术要兼顾发育,老年患者需评估全身状况并加强术后护理。
对于一些无明显眼球内陷、复视等症状较轻或受伤时间较久的单纯性眼眶骨折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受伤后早期眼部肿胀不严重,经检查发现骨折无明显移位且对眼球运动、眼眶内容物影响较小的情况。
方法
主要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眼部外观、视力、眼球运动、复视情况等。一般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如眼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骨折部位及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如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但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治疗
适应证
眼球内陷:当眼球内陷超过2mm,且伴有外观明显异常或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成年患者因眼眶骨折导致明显眼球内陷,影响面部美观,此时多建议手术矫正。
复视: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一般为2-3个月)后复视仍未改善,且明确复视是由眼眶骨折导致眼外肌嵌顿或移位引起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若复视持续存在且影响视觉发育,也需尽早评估手术时机。
眼眶骨折伴有眶内容物疝出: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需要及时进行手术修复,以恢复眼眶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手术方法
单纯骨折修复术:适用于骨折片移位不严重,但有少量骨片压迫周围组织的情况。通过手术将移位的骨片复位,恢复眼眶的完整性。例如,使用微小的手术器械将轻度移位的骨折片小心放回原位,然后进行固定。
眶底重建术:当眶底骨折较严重时,需要进行眶底重建。常用的材料有自体骨(如髂骨)、异体骨或高分子聚合物等。通过手术将重建材料放置在眶底骨折部位,支撑眶内容物,恢复眼眶的正常容积和解剖结构。例如,对于较大面积的眶底骨折,采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取适量髂骨修剪成合适形状后放置在眶底,并用钛板等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眼外肌修复术:如果眼外肌因骨折发生嵌顿或移位,需要进行眼外肌修复。手术中需要将嵌顿的眼外肌松解,恢复其正常的运动功能,并对移位的眼外肌进行调整和固定。例如,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将被骨折片卡压的眼外肌分离出来,然后将移位的眼外肌重新附着在合适的位置。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进行眼眶骨折治疗时需更加谨慎。儿童的眼眶还处于发育阶段,手术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骨折修复,还要考虑对未来眼眶发育的影响。手术操作要更加轻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尽量减少手术对儿童眼眶发育的干扰。同时,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眼部发育情况,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老年患者进行眼眶骨折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全身状况,如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手术前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眼部感染、肺部感染等,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