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的引发因素包括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方面,冠心病致心肌梗死、心肌炎和心肌病可引发;心脏负荷过重又分压力负荷过重(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容量负荷过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不同情况有各自的发病特点及高危人群。
一、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引起左心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冠心病导致的心肌梗死会使心肌细胞大量坏死,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从而影响左心的泵血功能。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约有半数以上的左心衰竭患者是由冠心病心肌缺血坏死所引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冠心病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加,老年人群中因冠心病导致左心衰竭的比例相对较高;男性在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上通常高于女性,可能与激素等因素有关。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若不规范治疗、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更容易发展为左心衰竭。
2.心肌炎和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和青少年左心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遗传因素、感染等可能参与其中,患者的心肌会逐渐变薄、收缩力下降,进而引发左心衰竭。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心肌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发病概率,男性和女性在心肌病导致左心衰竭的发病上无明显严格的性别差异,但某些特定类型的心肌病可能有不同的发病倾向。有心肌炎病史未完全康复或患有心肌病的人群,是左心衰竭的高危人群,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二、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心室需要克服更高的压力来泵血,久而久之,左心室心肌代偿性肥厚,后期可导致左心衰竭。高血压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中老年人群更为常见,男性和女性的发病风险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年以后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可能逐渐接近男性。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是左心衰竭的重要潜在人群,需要严格控制血压以降低左心衰竭的发生风险。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会使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受阻,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逐渐引起左心功能不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主动脉瓣狭窄,但以中老年人群相对多见,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概率无显著性别差异,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在儿童期也可出现,需要及时评估和干预,否则容易进展为左心衰竭。
2.容量负荷过重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在收缩期不仅要向主动脉射血,还要有一部分血液反流回左心房,导致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长期可引发左心衰竭。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的发病差异,一些先天性心脏畸形或风湿性心脏病等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有相关心脏疾病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变化,防止发展为左心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等,由于存在左向右的分流,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影响左心的正常功能,儿童时期发病较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若未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左心衰竭的风险会逐渐增加,需要根据病情尽早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