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定期产检及时发现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腹部外伤、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避免长时间仰卧位来预防胎盘早剥,定期产检可发现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孕妇需避免腹部外伤,注意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休息时尽量左侧卧位避免长时间仰卧位。
一、定期产检
1.意义:孕妇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可能导致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例如,研究表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2.具体做法:孕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产检,一般在妊娠早期开始,整个孕期产检次数通常为10-13次左右,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1.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影响胎盘血供,增加胎盘早剥风险。
措施:如果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等指标。
2.对于肾脏疾病患者
影响:肾脏疾病可能会影响孕妇的整体身体状况,间接影响胎盘血供。例如慢性肾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孕妇出现蛋白尿、水肿等情况,进而影响胎盘循环。
措施:患有肾脏疾病的孕妇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在孕期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遵循医生制定的孕期管理方案。
三、避免腹部外伤
1.生活注意事项: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受到撞击等外伤。比如在行走时要留意周围环境,避免去人员密集、路况复杂的地方;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系好安全带等。因为腹部受到外伤可能会直接导致胎盘早剥。例如,有研究显示,腹部受到明显外伤的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比没有腹部外伤的孕妇高很多。
四、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
1.饮食方面
意义:合理饮食有助于维持孕妇正常的身体状况,保证胎盘有良好的血供。例如,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胎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
具体要求:孕妇应保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物,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2.体重管理
影响:体重增长过快可能会增加孕妇的身体负担,影响胎盘循环等。一般来说,孕期体重增长应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不同而有所差异,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建议在11.5-16kg左右。
措施:孕妇要注意控制体重增长速度,定期测量体重,根据体重增长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适量的运动(如合适的散步等)。
五、避免长时间仰卧位
1.影响:长时间仰卧位可能会增大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减少,子宫胎盘血供不足,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2.措施:孕妇在休息时应尽量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供。尤其是在妊娠中晚期,更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仰卧位,白天休息以及夜间睡眠时都应尽量保持左侧卧位的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