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脸上湿疹与热疹在发病原因、皮疹形态、好发部位、伴随症状及护理注意事项上有区别。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表皮及真皮浅层炎症,皮疹形态多样,好发面部多部位,伴明显瘙痒,护理需保清洁、避刺激等;热疹因汗腺发育不完善等致汗液潴留,皮疹为密集小水疱或丘疹,好发汗腺丰富部位,瘙痒轻,护理要保通风凉爽、减穿盖等。
一、发病原因区分
婴儿脸上湿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内部因素如婴儿自身的过敏体质,遗传因素也有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过敏史,婴儿患湿疹的几率可能增加;外部因素包括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物(牛奶、鸡蛋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或者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肥皂、化纤衣物等)。
婴儿脸上热疹:热疹也叫痱子,主要是由于婴儿汗腺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过高、穿盖过多或室内通风不良时,汗液排出不畅,滞留在汗腺导管内,使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潴留后外渗到周围组织而引起。
二、皮疹形态区分
婴儿脸上湿疹:湿疹的皮疹形态多样,急性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
婴儿脸上热疹:热疹通常表现为密集分布的小水疱或丘疹,皮疹常成批出现,周围有轻度红晕,一般没有渗出。热疹根据形态可分为晶痱(又称白痱),表现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红痱(又称红色粟粒疹),是因汗液在棘层处潴留引起,为密集排列的针头大小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常伴有灼热和刺痒感;脓痱(又称脓疱性粟粒疹),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在痱子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三、好发部位区分
婴儿脸上湿疹:湿疹可发生在面部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脸颊、额头等部位,也可蔓延至头皮、颈部等其他部位。
婴儿脸上热疹:热疹好发于汗腺丰富的部位,在脸部主要集中在额头、颈部、眉间等部位,这些部位容易出汗且不易散热。
四、伴随症状区分
婴儿脸上湿疹:湿疹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婴儿会频繁搔抓面部,可能影响睡眠和情绪,部分婴儿可能同时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的表现,如过敏性鼻炎等。
婴儿脸上热疹:热疹一般瘙痒感相对较轻,通常在环境温度降低、减少穿盖后,皮疹会逐渐减轻,一般不会伴有其他系统的过敏表现。
特殊人群(婴儿)护理注意事项
湿疹婴儿: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洗脸,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穿宽松、棉质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接触过敏原,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如果湿疹较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但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因为婴儿皮肤娇嫩,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热疹婴儿:保持室内通风凉爽,适当减少穿盖,穿着应轻薄、透气;出汗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汗液;保持面部清洁干燥,可适当使用婴儿专用的爽身粉,但要注意避免爽身粉进入婴儿眼睛等部位;一般通过改善环境和护理措施,热疹可较快缓解,若热疹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