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相关疾病的诊疗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病史采集需问发病情况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要眼部和全身检查;实验室检查有斑贴试验和过敏原检测;鉴别诊断要与接触性皮炎、眼睑带状疱疹、脂溢性皮炎区分。
了解症状表现:询问患者眼睑部位的症状,如是否有瘙痒感,瘙痒程度如何,是轻微瘙痒还是剧烈难以忍受;是否有皮疹,皮疹的形态是红斑、丘疹、水疱还是渗出、结痂等;是否伴有眼部其他不适,如眼部干涩、疼痛、视力变化等。不同性别在症状描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不同可能影响症状,例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眼睑湿疹可能与隐形眼镜的材质、清洁情况等有关。
体格检查
眼部检查:观察眼睑皮肤的外观,查看红斑的分布范围,是局限于眼睑某一部位还是累及整个眼睑;丘疹的大小、数量;水疱是否有破溃、渗出;有无结痂及鳞屑等。检查眼睑的形态,有无肿胀,眼睑的皮肤质地是正常、增厚还是变薄等。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要更加温和,避免引起患儿过度紧张。
全身检查:虽然眼睑湿疹主要是局部病变,但有时可能与全身疾病相关,所以要进行全身皮肤的检查,查看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类似的皮疹表现,以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眼部皮肤病变。
实验室检查
斑贴试验:对于考虑为接触性眼睑湿疹的患者,斑贴试验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将可疑的致敏原贴敷于患者背部或前臂屈侧等部位的皮肤上,观察一定时间后(通常为48小时、72小时等)局部皮肤的反应。如果在贴敷可疑致敏原的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阳性反应,则提示患者对该致敏原过敏。例如怀疑对某一化妆品中的防腐剂过敏,可将含有该防腐剂的斑贴试剂贴敷进行检测。不同年龄人群进行斑贴试验时,需注意试剂的选择和贴敷部位的皮肤状况,儿童皮肤较薄嫩,要选择合适浓度的试剂并密切观察反应。
过敏原检测:可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针对常见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水平。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某些食物等。如果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对相应过敏原过敏,结合眼睑湿疹的表现有助于明确病因。例如检测发现患者血清尘螨特异性IgE升高,且眼睑有典型的湿疹表现,同时有接触灰尘较多的生活环境,那么尘螨过敏导致眼睑湿疹的可能性较大。
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与眼睑湿疹在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接触性皮炎一般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较清楚,而眼睑湿疹的皮疹边界可能相对不太清晰。例如接触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皮疹范围较局限,而眼睑湿疹的皮疹可能更弥漫。
眼睑带状疱疹:眼睑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除了眼睑皮肤的皮疹外,常伴有剧烈的神经痛,皮疹多沿三叉神经眼支分布,表现为成簇的水疱,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而眼睑湿疹一般无神经痛,水疱通常不如眼睑带状疱疹的水疱那么密集且呈带状分布。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眼睑部位的脂溢性皮炎也可出现红斑、鳞屑,但一般伴有头皮、面部等其他皮脂腺丰富部位的类似表现,且鳞屑较油腻,而眼睑湿疹的鳞屑相对较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