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会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持续低落、焦虑不安,认知方面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降低,行为方面出现活动减少、睡眠障碍,躯体方面有疲劳感明显、身体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对妈妈和宝宝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若持续严重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家人也应给予关心支持。
焦虑不安: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宝宝的健康、自身身体恢复情况等,可能会不停地担忧一些还未发生或可能性较低的事情,比如担心宝宝会生病、自己无法胜任妈妈角色等。焦虑情绪可能会让妈妈出现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表现。这与产后妈妈面临新角色的适应压力以及对未知情况的担忧有关,同时激素变化也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得大脑对压力的感知和应对机制出现紊乱。
认知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精力做事情,比如在照顾宝宝时,容易走神,忘记正在进行的操作,像给宝宝喂奶时可能会突然忘记下一步该做什么。从大脑功能角度分析,产后抑郁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区域,导致注意力相关的神经传导和信息处理出现障碍。对于产后妈妈来说,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她对宝宝的照顾质量,也会让自己陷入更焦虑的情绪中,形成恶性循环。
自我评价降低:过度贬低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比如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照顾宝宝、没有能力处理好家庭关系等。这种认知偏差与产后妈妈对自己的高期望以及现实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有关,同时抑郁情绪下的负面思维模式会强化这种自我评价降低的情况。长期的自我评价降低会严重影响妈妈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让她更加消极和沮丧。
行为方面
活动减少:变得较为懒散,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也不太愿意照顾自己,比如不爱梳妆打扮,行动迟缓。这是因为抑郁情绪导致身体的活动动机降低,能量水平下降。对于产后妈妈而言,活动减少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加重抑郁症状。
睡眠障碍: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睡眠问题,或者睡眠时间过长但仍感觉疲惫。睡眠障碍与产后抑郁相互影响,抑郁情绪会干扰睡眠节律,而睡眠不足又会加重抑郁症状。从生理角度看,睡眠过程中身体的修复和调节功能受到影响,激素分泌也会出现紊乱,进而影响情绪状态。
躯体方面
疲劳感明显:即使没有进行大量体力活动,也会感觉非常疲惫,全身乏力,做一点事情就觉得累。这是由于抑郁状态下身体的代谢和能量消耗机制发生改变,同时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也会导致疲劳感的产生。产后妈妈本身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再加上疲劳感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她照顾宝宝和自身生活的能力。
身体疼痛: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如头痛、背痛、乳房胀痛等,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可能与抑郁情绪引起的身体应激反应有关,抑郁会导致肌肉紧张度增加,从而引发疼痛症状。对于产后妈妈来说,身体疼痛会加重她的不适感受,影响她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产后抑郁的这些症状可能会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若发现产后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持续存在且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比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等,以便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干预。同时,家人也应该给予产后妈妈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帮助她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