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紧急处理需先评估环境安全,进行意识、呼吸、脉搏评估及止血伤口处理,然后清理呼吸道、建立人工气道,转运时注意体位固定和病情观察,儿童颅脑外伤要轻柔操作、关注心理,老年颅脑外伤需兼顾基础疾病,要迅速准确采取相应措施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
一、现场评估与基本生命支持
1.环境安全评估: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环境,避免二次损伤,如存在坍塌风险的建筑内、交通干道上等情况需格外谨慎,确保周围无继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因其活动范围小但好奇心强,更易接触到危险物品或处于危险环境,需特别留意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2.意识、呼吸、脉搏评估:立即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可轻拍并呼喊患者。同时观察呼吸是否正常,有无呼吸急促、微弱或停止等情况;触摸颈动脉脉搏,了解脉搏搏动情况,判断有无心跳骤停。在婴儿患者中,可触摸肱动脉脉搏来评估循环情况。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且脉搏消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止血与伤口处理:若有伤口出血,采用压迫止血法,如头部伤口出血,可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等按压出血部位。对于开放性颅脑外伤,不要随意去除伤口处的异物,避免加重损伤。在儿童颅脑外伤中,由于其皮肤娇嫩,止血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二、气道管理
1.清理呼吸道: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血液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患者,舌根后坠可能阻塞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在婴幼儿患者中,因其解剖结构特点,更易发生气道阻塞,清理呼吸道时动作要轻柔,可使用专门的婴儿气道清理工具或方法。
2.建立人工气道:若患者自主呼吸不能维持,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确保有效通气。在儿科患者中,气管插管要选择合适管径的导管,操作过程需更加精细,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三、转运注意事项
1.体位与固定:转运过程中患者应取平卧位,头部稍垫高并固定,可使用头部固定器等装置,防止头部晃动加重损伤。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固定设备,确保头部固定牢固且舒适,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因颠簸导致病情加重。
2.密切观察病情:转运途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儿童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转运措施。
四、特殊人群的紧急处理要点
1.儿童颅脑外伤:儿童颅骨较薄、脑组织相对脆弱,在紧急处理时要更加注意轻柔操作。如气道管理时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气道损伤,转运时固定要可靠且舒适。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尽量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恐惧。
2.老年颅脑外伤: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紧急处理时要同时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监测血压等指标,避免因处理颅脑外伤而加重基础疾病。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搬运的平稳性,防止诱发其他心脑血管事件。
总之,颅脑外伤的紧急处理需要迅速、准确地进行现场评估与基本生命支持、气道管理等操作,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特殊处理措施,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