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感染后有多种皮肤表现,皮疹形态有针尖大小淡红或正常肤色丘疹、绿豆大小水疱、0.5-1cm灰白色或浅黑色隧道;分布特点成人对称分布于薄嫩部位,头面一般不受累,儿童婴儿可累及头面掌跖且分布更广泛;瘙痒剧烈夜间尤甚,儿童会以哭闹搔抓等表现;还会出现抓痕、继发感染等皮肤继发改变,儿童搔抓后更易现抓痕且继发感染风险高。
丘疹: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感染后皮肤首先出现的皮疹常为针尖大小的丘疹,颜色多为淡红色或正常肤色,这是因为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等活动刺激皮肤引发炎症反应所致。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疥螨感染后丘疹可能更明显且分布相对更广泛,因为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对疥螨刺激的反应可能更强烈。
水疱:部分患者会出现水疱,一般为绿豆大小,多发生在手指缝、手腕屈侧、肘窝、腋窝、腰部、下腹部、生殖器等部位,水疱内含有清亮或微浑浊的液体,这是疥螨的代谢产物等引起皮肤的变态反应导致表皮内浆液渗出形成。在婴幼儿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和皮肤特点,水疱可能更容易破裂,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因为婴幼儿皮肤薄嫩,水疱破裂后防御能力更差。
隧道:这是疥疮的特征性损害,是疥螨挖掘的蜿蜒曲折的隧道,长约0.5-1cm,呈灰白色或浅黑色线条,隧道末端常有丘疹或水疱,是疥螨在皮肤内活动的痕迹。成人和儿童的隧道表现类似,但儿童皮肤较薄,隧道可能相对更易被发现,不过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配合医生寻找隧道位置。
分布特点
成人:疥疮皮疹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对称分布,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如手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前缘、乳晕、脐周、腰部、下腹部、生殖器等部位,头面部一般不受累,但婴幼儿例外,婴儿的疥疮可累及头面部、掌跖。成人由于生活方式相对固定,若接触疥螨机会均等,皮疹分布相对典型对称。
儿童:儿童疥疮的分布与成人有差异,婴儿疥疮可累及头面部、掌跖,这是因为婴儿皮肤更薄,疥螨更容易侵犯这些部位。儿童活泼好动,接触感染源的机会多,且皮肤免疫等功能与成人不同,所以皮疹分布可能更广泛,有时可能在足部也出现皮疹,这与儿童的活动和皮肤接触环境有关。
瘙痒表现
疥疮患者普遍有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疥螨在夜间活动频繁,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加剧。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通过哭闹、搔抓等方式表现出瘙痒,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皮肤情况和行为表现来判断是否有疥疮感染。剧烈瘙痒会影响儿童的睡眠和日常生活,长期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问题。
皮肤继发改变
抓痕:由于剧烈瘙痒,患者会不断搔抓皮肤,从而形成抓痕,抓痕可呈线状,有的还可能有血痂,这是皮肤被搔抓后导致的表皮破损。儿童皮肤搔抓后更易出现抓痕,因为儿童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搔抓力度可能相对较大,加上儿童皮肤修复能力相对成人稍弱,抓痕可能更难快速恢复,且继发感染风险更高。
继发感染:长期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表现。儿童皮肤感染后恢复较慢,而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一旦继发感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等,需要家长格外注意,发现儿童疥疮后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搔抓和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