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垂体瘤的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优势明显且适用广泛,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作辅助)、实验室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通过测定多种激素水平评估垂体-靶腺轴功能)和眼底检查(观察较大垂体瘤对视神经的影响)。
一、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MRI对垂体软组织的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垂体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它可以多方位成像,无需造影剂就能良好地显示垂体及其病变。对于垂体微腺瘤(直径小于10mm的垂体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例如,通过MRI的T1加权像、T2加权像等序列,可以观察肿瘤的信号特点,帮助判断肿瘤的性质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都可以进行MRI检查,一般无绝对禁忌证,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检查过程: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头部进入磁共振扫描仪内,保持静止不动,一般需要几十分钟完成检查。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应用情况:CT平扫可以发现较大的垂体瘤,能显示肿瘤的钙化情况等,但对于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不如MRI敏感。在垂体瘤的初步筛查中可作为辅助检查。对于一些不能配合MRI检查的患者(如躁动不安的儿童等),CT可能是一种选择,但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
二、实验室检查
1.内分泌功能检查
激素水平测定
生长激素:垂体瘤中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较为常见。生长激素瘤患者可出现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升高,且进行葡萄糖抑制试验时,GH不被抑制到正常水平(一般GH值在1ng/ml以下)。不同年龄的患者正常生长激素水平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生长激素水平有自身的波动范围,成人的正常生长激素基础值一般小于5ng/ml等。
泌乳素:泌乳素瘤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明显升高,可高于正常上限数倍甚至数十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泌乳等症状,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表现。不同性别在正常泌乳素水平上有差异,女性非妊娠状态下正常泌乳素一般小于25ng/ml,男性小于20ng/ml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瘤可导致皮质醇增多,患者血清ACTH水平升高,同时伴有皮质醇升高,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可辅助诊断。不同年龄的患者正常ACTH水平有差异,一般成人基础ACTH值在10-60pg/ml之间等。
促甲状腺激素(TSH):TSH瘤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血清TSH水平异常,可伴有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不同年龄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不同,儿童的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与成人有差异,需结合其生长发育阶段来判断。
2.其他相关激素检查:根据垂体瘤可能累及的激素分泌功能,还可能检查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以全面评估垂体-靶腺轴的功能状态,帮助明确垂体瘤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三、眼底检查
对于较大的垂体瘤,可能会压迫视神经、视交叉等,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观察视神经乳头的情况,如是否有视神经萎缩等表现,有助于评估垂体瘤对视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眼底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的眼底发育尚不完全,与成人有区别,检查时需更加细致地观察视神经等结构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