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性又细分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含星形细胞瘤等)、脑膜上皮肿瘤(如脑膜瘤)、神经鞘细胞肿瘤(像听神经鞘瘤等)、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童少)、囊肿及瘤样病变(如表皮样囊肿);按生物学行为分良性(生长慢、边界清、复发少)和恶性(生长快、边界不清、易复发、危害大);按部位分大脑半球(不同部位症状异)、鞍区(垂体瘤等致内分泌等问题)、小脑(髓母细胞瘤致共济失调等)、脑干(治疗难、神经功能障)、桥小脑角(听神经鞘瘤致听力等问题)。
一、颅内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颅内肿瘤主要分为原发性颅内肿瘤和转移性颅内肿瘤,其中原发性颅内肿瘤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这是最常见的一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星形细胞瘤根据恶性程度不同又可分为Ⅰ-Ⅳ级,Ⅰ级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小脑;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星形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大脑半球。少突胶质细胞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皮质下,多见于成人。室管膜瘤可发生在脑室系统的任何部位,儿童和青少年相对多见。
脑膜上皮肿瘤:包括脑膜瘤等,脑膜瘤大多为良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可发生在颅内不同部位的脑膜上。
神经鞘细胞肿瘤:常见的有听神经鞘瘤,好发于成年人,起源于听神经的鞘膜,多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段,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还有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的神经纤维瘤等,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和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
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包括生殖细胞瘤、畸胎瘤等,好发于松果体区和鞍上区等部位。
囊肿及瘤样病变:如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等,表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的胚胎上皮细胞,好发于桥小脑角、鞍上区等部位,生长缓慢。
二、按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通常不浸润周围脑组织,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是占位效应。例如颅内的脑膜瘤,大部分为良性,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往往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容易浸润周围脑组织,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容易复发,对机体的危害除了占位效应外,还会迅速破坏脑组织功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如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较差。
三、按肿瘤的部位分类
大脑半球肿瘤:不同部位的大脑半球肿瘤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如额叶肿瘤可能导致精神症状、运动障碍等;颞叶肿瘤可能引起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等;顶叶肿瘤可能出现感觉障碍等。
鞍区肿瘤: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垂体瘤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如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功能障碍等,还可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颅咽管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可影响生长发育、内分泌功能和视力视野。
小脑肿瘤:常见的有髓母细胞瘤等,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等。
脑干肿瘤: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部位,肿瘤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可出现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颅神经麻痹等。
桥小脑角肿瘤:以听神经鞘瘤最为常见,除了听力下降、耳鸣外,还可能压迫面神经导致面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