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是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有神经精神、胃肠道、内分泌等病因,表现为皮肤多角形扁平丘疹、苔藓样变及阵发性剧痒等,可通过典型表现诊断,需与慢性湿疹等鉴别,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
二、病因
1.神经精神因素: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是重要诱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疲劳等可促使病情发作或加剧。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患神经性皮炎的风险可能增加。
2.胃肠道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便秘等,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代谢功能,与神经性皮炎的发生相关。
3.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紊乱可影响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易罹患神经性皮炎。
4.局部刺激:衣物摩擦、搔抓、化学物质刺激(如肥皂、化妆品等)、日晒等局部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
三、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典型表现:皮肤出现多角形扁平丘疹,质地坚实,融合成片后形成苔藓样变,皮肤纹理加深、肥厚,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界限清楚。好发于颈部两侧、肘窝、腘窝、腰骶部、眼睑、阴部、ankles等部位。
瘙痒:瘙痒是神经性皮炎的突出症状,呈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尤甚,患者常因搔抓而致皮肤破损、出血、结痂等。
2.病程特点: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阵发性剧烈瘙痒、慢性病程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等改变。
2.鉴别诊断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皮损多形性,有渗出倾向,边界不清,好发于手、足、小腿等部位。
银屑病: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等部位。
扁平苔藓: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可见Wickham纹,黏膜常受累。
五、治疗与干预原则
1.一般治疗
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尽量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局部刺激因素。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注意调整胃肠道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2.药物治疗: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等药物;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选择合适药物,儿童使用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神经性皮炎时,由于皮肤较娇嫩,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家长要注意修剪儿童指甲,防止搔抓加重病情,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瘙痒等不适影响其情绪和生活。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神经性皮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利弊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避免自行用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患神经性皮炎时,常伴有皮肤干燥等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皮肤保湿,可适当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剂,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等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