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起病可急可缓,儿童及有基础疾病者起病观察有特点。常见症状包括全身过敏表现(发热、皮疹、关节痛)和肾脏相关表现(尿量改变、血尿、蛋白尿、水肿),部分患者伴有消化系统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各症状表现及影响有差异,需综合评估并注意鉴别。
一、起病情况
急性间质性肾炎起病可急可缓,部分患者起病隐匿,而有些患者起病较急。对于儿童患者,可能因家长未及时察觉细微症状而使起病情况观察较难;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起病可能与基础疾病的波动相关。
二、常见症状
1.全身过敏表现
发热:约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部分患者可呈高热。这是因为机体对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诱因产生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儿童患者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等不良后果;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掩盖其他症状,需谨慎对待。
皮疹:可出现斑丘疹、荨麻疹等皮疹表现,多分布于躯干、四肢等部位。皮疹的出现是机体变态反应的一种外在表现,不同个体的皮疹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发生皮疹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关节痛:部分患者会有关节痛症状,可累及大关节或小关节,疼痛程度不一。这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原本有关节疾病基础,发生急性间质性肾炎时关节痛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格外关注。
2.肾脏相关表现
尿量改变
少尿或无尿:少数患者可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严重时可出现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是由于肾脏间质炎症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滤过功能下降。儿童患者少尿或无尿时,会影响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需要及时评估肾功能变化;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减退,出现少尿或无尿时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多尿:也有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多尿,24小时尿量多于2500ml。这是因为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尿液稀释所致。对于多尿患者,要注意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血尿:镜下血尿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血尿是因为炎症损伤了肾小球或肾小管-间质的血管,导致红细胞漏出。不同年龄患者血尿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血尿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症状而被家长忽视,需通过尿常规等检查及时发现;老年患者血尿需警惕是否合并泌尿系统肿瘤等其他疾病。
蛋白尿:多数患者有轻至中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在1-3g之间,但也有少数患者蛋白尿较明显。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肾脏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漏出增加。对于蛋白尿患者,要关注其肾功能进展情况,尤其是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蛋白尿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
水肿: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是由于水钠潴留以及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可出现)导致。儿童患者水肿可能影响其外观和活动,老年患者水肿可能与心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相关,需综合评估。
三、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由于肾功能受损,代谢废物蓄积,刺激胃肠道所致。对于老年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较为突出,且容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需要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