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颅脑损伤可引发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变化、肢体运动障碍、癫痫发作及生命体征改变等表现,且不同年龄人群及有基础病史者在这些表现上有不同影响因素,如儿童意识障碍表现不典型、老年人恢复难等,头痛受年龄等影响,呕吐儿童表现不同等,瞳孔、肢体运动等也各有相关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表现不典型,如新生儿可能仅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节律改变等;老年人由于基础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困难。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可能更易发生且程度可能更重。
头痛
表现:是闭合性颅脑损伤常见症状之一,可为胀痛、刺痛、跳痛等多种性质。受伤后即刻出现的头痛可能与颅骨骨折、颅内血管损伤等有关;伤后一段时间出现的头痛可能与颅内血肿形成、脑水肿等因素相关。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头痛的感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头痛,仅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颅脑损伤后头痛可能受激素水平影响而有所不同。有偏头痛病史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颅脑损伤后头痛可能更易发作或程度加重。
呕吐
表现: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颅内压升高时,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影响因素:年龄小的儿童由于颅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表现可能不典型,呕吐可能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老年人因胃肠功能相对较弱等因素,呕吐后可能更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颅脑损伤后呕吐可能会加重原有胃肠道不适。
瞳孔变化
表现:正常瞳孔直径约3-4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颅脑损伤后可能出现瞳孔大小改变,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同侧颅内血肿形成,压迫动眼神经;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瞳孔对损伤的反应可能有差异,儿童的瞳孔调节功能相对较敏感;有眼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颅脑损伤后瞳孔变化可能受原有眼部情况影响。
肢体运动障碍
表现: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的运动无力、瘫痪等。如损伤累及运动中枢,可导致对侧肢体偏瘫,表现为肢体活动受限、肌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四肢瘫,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相对困难;既往有肢体运动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颅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可能更难恢复。
癫痫发作
表现:部分患者在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可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不同形式的发作。
影响因素:儿童颅脑损伤后发生癫痫的风险可能与损伤程度、年龄等有关,新生儿颅脑损伤后癫痫发生率相对较高;有癫痫家族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颅脑损伤后更易诱发癫痫发作。
生命体征改变
表现: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体温可能升高,多因中枢性发热等原因;呼吸可出现频率、节律改变,如呼吸浅快、深慢或不规则等;脉搏可能增快或减慢;血压可出现波动,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减慢的库欣反应等。
影响因素:老年人生命体征调节功能相对较差,颅脑损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明显且不稳定;儿童的生命体征相对更易受颅脑损伤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颅脑损伤后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