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小型缺损儿童体检发现杂音,成年后活动后气促乏力等;中型或大型缺损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成年患者有气促、乏力、心悸等)和体征(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影像学检查中,心电图有典型电轴右偏等表现、婴幼儿可能不典型;胸部X线可见肺血增多等;超声心动图是重要诊断方法,肥胖或胸廓畸形患儿可考虑经食管超声;心导管检查可辅助诊断及评估病情,有一定风险。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对于小型房间隔缺损,儿童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成年患者可能在活动后出现气促、乏力等表现。这是因为小型缺损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早期机体可通过自身代偿维持基本功能,但随着年龄增长或活动量增加,代偿机制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就会出现相应症状。
中型或大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多有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体重不增、身材矮小,这是由于心脏左向右分流导致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影响营养物质的供应和生长发育;还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因为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部淤血,容易引发感染。成年患者除气促、乏力外,还可能出现心悸等症状。
2.体征表现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喷射样杂音,是由于右心室排血量增多,引起肺动脉瓣相对狭窄所致;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这是因为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左向右分流,右心室舒张期容量增加,肺动脉瓣关闭延迟,且不受呼吸影响,所以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二、影像学检查
1.心电图
典型表现为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部分患儿可出现右心房、右心室肥大。这是因为房间隔缺损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右心房、右心室逐渐扩大,从而引起心电图相应改变。
婴幼儿患者心电图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为婴幼儿心脏结构和电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单纯心电图可能不能准确反映心脏的病理改变。
2.胸部X线
可见肺血增多,表现为肺门舞蹈征,即肺门血管影增粗,搏动增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这是由于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右心负荷加重,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进而引起胸部X线相应改变。
不同年龄患儿胸部X线表现有差异,新生儿和小婴儿可能肺血增多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肺血增多表现逐渐典型。
3.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重要方法,可直接显示房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及数目。二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房间隔的连续性中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探及通过缺损处的左向右分流信号,还能评估心脏各腔室的大小、肺动脉压力等情况。
对于肥胖患儿或胸廓畸形患儿,经胸超声心动图可能图像质量不佳,此时可考虑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房间隔情况。
三、心导管检查
1.检查目的
当超声心动图诊断不明确时,可进行心导管检查。通过心导管可测定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的血氧含量,房间隔缺损时,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血氧含量,提示存在左向右分流。
还可测定肺动脉压力,评估肺血管阻力等,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检查风险
对于儿童患者,心导管检查有一定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但一般在规范操作下风险可控。需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