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有头痛(脑瘤常见,早期间歇后期加重,儿童有特殊表现)、呕吐(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小儿常见易被误认肠胃问题)、视神经乳头水肿(重要客观体征,长期可致视力减退失明);局灶性症状包括癫痫发作(肿瘤刺激致神经元异常放电)、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不同年龄阶段脑瘤症状有特点,儿童有头颅增大、发育迟缓等,成人局灶性症状突出;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现精神症状,妊娠期女性患脑瘤需谨慎处理,兼顾孕妇生命安全与胎儿影响
呕吐:常呈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当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时,就会引发呕吐。在小儿脑瘤中,呕吐较为常见,有时可能是首发症状,容易被家长误以为是肠胃问题而忽视。
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等。长期的视神经乳头水肿可能会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局灶性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脑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可表现为全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如果肿瘤刺激大脑皮层,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就会导致癫痫发作。不同部位的脑瘤引发的癫痫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额叶肿瘤多引起全身性发作,颞叶肿瘤多引起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对于有癫痫发作的脑瘤患者,尤其是儿童,需要特别注意发作时的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运动障碍:肿瘤若位于大脑半球运动区附近,可导致对侧肢体无力、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例如肿瘤靠近中央前回时,会出现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持物困难等。在儿童中,运动障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技能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感觉障碍:若肿瘤影响感觉传导通路,可出现对侧肢体的感觉减退、麻木等。比如顶叶肿瘤可能导致躯体感觉障碍,患者会感觉肢体的痛觉、温度觉、触觉等异常。
语言障碍: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的脑瘤可能引起语言功能障碍,如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等。
不同年龄阶段脑瘤症状特点
儿童脑瘤:儿童脑瘤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有一些特殊表现。例如头颅增大,尤其是婴幼儿,由于颅缝未闭,颅内压增高会使头颅逐渐增大,头围超过正常范围。同时,可能伴有发育迟缓、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这是因为儿童的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颅内压增高对颅骨的影响更为明显。
成人脑瘤:成人脑瘤的症状相对较为隐匿,但随着肿瘤的生长,症状会逐渐显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可能不如儿童那么典型,但局灶性症状相对更为突出,如特定部位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等。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患脑瘤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而更容易出现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认知障碍等。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容易掩盖脑瘤的症状。所以对于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行为异常等情况,要高度警惕脑瘤的可能。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脑瘤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特别谨慎处理。由于妊娠期的特殊生理状态,脑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在保障孕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