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眼内恶性肿瘤,具家族遗传倾向,可单双眼发病。遗传因素约40%与之相关,存RB1基因突变,环境因素致病证据有限;临床表现有眼内期白瞳症等、青光眼期眼痛等、眼外期眼外侵犯及转移症状;诊断靠眼底、影像检查及基因检测;治疗分眼球摘除术和保眼治疗如化疗等;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好,晚期差;儿童患者治疗需考虑生长发育影响,有家族史儿童要早筛查监测。

一、疾病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胚胎性核层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二、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约40%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与遗传有关,存在RB1基因突变,患儿可从父母遗传获得突变基因,也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自身发生RB1基因突变。

2.环境因素:目前确切环境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提示可能与孕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辐射等有关,但证据相对有限。

三、临床表现

1.眼内期

白瞳症: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患儿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似猫眼。

斜视:因肿瘤影响眼球运动或视力,患儿可出现斜视,表现为眼球偏斜。

视力下降:肿瘤影响视网膜正常功能,导致患儿视力逐渐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对眼前物体无注视反应等。

2.青光眼期:肿瘤生长导致眼内压升高,患儿出现眼痛、眼红、眼睑痉挛等症状,眼球可能增大,称为牛眼。

3.眼外期:肿瘤向眼外侵犯,可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水肿,肿瘤还可向颅内、远处转移,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

四、诊断方法

1.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可直接观察到视网膜上的肿瘤病灶,表现为视网膜上的灰白色或黄白色肿块。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眼内实质性肿块,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等。

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范围以及是否有钙化等情况,对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优于CT,有助于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基因检测:对于怀疑有遗传因素的患儿,进行RB1基因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有助于诊断和遗传咨询。

五、治疗方法

1.眼球摘除术:对于肿瘤范围广泛、无法保留眼球视力及结构的患儿,需行眼球摘除术,以挽救生命。

2.保眼治疗

化疗:通过全身或局部化疗缩小肿瘤体积,如静脉化疗、动脉化疗等,使部分患儿保留眼球。

激光治疗:对于较小的视网膜肿瘤,可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封闭肿瘤血管,阻止肿瘤生长。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破坏肿瘤组织,适用于某些适合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

六、预后情况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如果能在眼内期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部分患儿可保留眼球,视力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生存率较高。

2.晚期预后较差:当肿瘤发展到眼外期甚至转移时,预后较差,生存率明显降低,且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过程中需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保眼治疗时要权衡肿瘤控制与眼球正常发育、视力保留的关系。在化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血常规等,因为化疗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骨髓造血功能、生长激素分泌等。

2.有家族遗传史家庭的儿童:对于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遗传史的儿童,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筛查,出生后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及时干预。家长要了解遗传风险,做好产前咨询等相关准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肿瘤
肿瘤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白瞳病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白瞳病是指白瞳症。白瞳症是一种使得患者瞳孔区域呈现白色的病症。 这种状况通常是由于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或眼球内部肿瘤等疾病所引发。白瞳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儿童往往难以准确描述视力下降等症状,所以通常直到病情恶化,出现瞳孔区域发白的明显症状时,才会被家长察觉。白内障是导致白瞳症的常见原因,通常需要通
癌症会导致视力模糊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癌症是不是会导致视力模糊应根据癌症发生部位、有无转移等因素进行判断。 如果是发生在眼部的癌症,比如眼表鳞状细胞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无论是否发生转移,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视力模糊。如果是除了眼睛外的其他部位癌症,比如胃癌、肺癌、鼻咽癌等,在尚未发生转移前通常不会造成视力模糊。在病情晚期时若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会头疼吗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会引起头疼的症状。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眼部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向周围的组织扩散。视网膜母细胞瘤引起的头疼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肿瘤压迫或浸润视神经、脑神经所致。此外,肿瘤还可能会引起炎症和水肿,也可能会导致头疼。除了头疼外,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其
脑瘤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引起脑瘤的原因一般包括遗传因素、放射线暴露、病毒感染等。 1.遗传因素 神经纤维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等遗传性疾病,可能会导致脑瘤发生的几率增加。 2.放射线暴露 长时间接触高剂量的离子辐射,如放射治疗、X射线等,可能增加患脑瘤的风险。 3.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等病毒感染,
视网膜母细胞瘤症状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细胞的恶性肿瘤,症状包括白瞳症、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视力下降或丧失、眼红、眼痛或分泌物增多等。 1.白瞳症 瞳孔区呈现白色,这是由于肿瘤阻挡了光线进入眼睛。 2.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 肿瘤可能影响眼球的运动,导致斜视或其他异常。 3.视力下降或丧失 肿瘤可导致视力逐渐下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治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治愈,主要有化学治疗、激光光凝治疗、眼球摘除术等治疗方式。 化学治疗包括动脉化学治疗,此疗法对肿瘤的杀伤效果比较强,而且对人体其他组织副作用比较小。如果检查患者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后极部和赤道部后并且体积比较小,可以利用激光的热凝固作用,将肿瘤细胞杀灭。如果进行保眼治疗无效,可以选择
视网膜母细胞瘤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包括白瞳症、斜视、玻璃体浑浊等。 1、白瞳症 患者的瞳孔区域有黄白色的反光,一般在光线较暗的时候,随着瞳孔自然散大时,即可出现此症状。 2、斜视 有些处于中心凹或者周围的体积较小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引起视力降低明细,患者可出现斜视的症状。 3、玻璃体浑浊 如果肿瘤进一步增大穿
视网膜母细胞瘤前兆?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不会出现前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瞳孔散大、白瞳症、斜视等表现。其次,当肿瘤体积逐渐增大时,会导致眼压升高,使患者出现眼部疼痛、恶心、呕吐、头痛等青光眼症状。如果肿瘤不断生长穿破虹膜进入眼眶内,会造成眼球突出。对于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视网膜母细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化学治疗,常见的化疗方式有静脉化学治疗、动脉化学治疗、玻璃体腔注药化学治疗等,能够消灭眼内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持续增大。如果肿瘤位于眼球赤道部,且瘤体较小,也可以采取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热凝固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如果患儿保眼治疗无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眼球摘除术,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应该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以化学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为主。若属于眼内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则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包括静脉化学治疗,常用药物为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等;还可通过动脉化学治疗、玻璃体腔化学治疗等方法缓解病情。若进行保眼治疗后效果不佳,则可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包括眼球摘除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前兆
牛传强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于两岁儿童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最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通过早期新生儿眼底筛查就可以发现,但是家长在家里容易发现眼内视网膜细胞瘤,主要注意以下几个点:第一个猫眼征,第二个白瞳,第三个特别注意,在晚上弱光情况下可以明显看到眼内白色反光物,还有一些小朋友早期表现为斜视,这些都要警惕视网母细胞瘤发生可能。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郭磊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大约两万分之一,全球每年发病率有五千到八千例,其中中国新发患儿大约有一千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白瞳症,家长往往在光线下可以看到患儿瞳孔内有个白色肿瘤样物质,还有些患儿伴有斜视症状。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变可累及单侧眼睛也可累及双侧眼睛,其中30%患儿为双侧眼睛受累,具有一定遗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是什么
郭磊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白瞳和斜视,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增生的黄白色的肿物、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下积液以及玻璃体内出血。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较好的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