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干胶质瘤会引发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如头痛(多为持续性,病情进展可加重,清晨明显,不同年龄段患儿表现不同)、呕吐(常为喷射性,婴幼儿囟门可能膨隆);还会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包括眼球运动障碍(因脑干神经核团受侵犯,表现多样)、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影响运动发育及感觉感知)、面神经麻痹(患侧面部肌肉瘫痪);此外还有其他症状,像步态异常(行走不稳)、吞咽困难(进食呛咳、流涎)、部分患儿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如生长发育迟缓、尿崩症)等。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一)头痛
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较为常见,多为持续性头痛,可能与肿瘤占位导致颅内压升高,牵拉颅内血管和神经组织有关。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可能逐渐加重,且可能在清晨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夜间患者处于平卧位,颅内静脉回流不畅,颅内压进一步升高所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头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长儿可能能够明确表述头痛的部位和性质,而年幼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用手拍打头部等。
(二)呕吐
常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有关。患儿可能在头痛之后出现呕吐,或者没有明显头痛先兆直接出现呕吐。在婴幼儿中,由于其囟门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囟门可能会有膨隆表现,而呕吐可能是家长发现患儿异常的较早期表现之一。
二、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一)眼球运动障碍
脑干中存在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肿瘤侵犯这些结构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常见的有眼球外展受限、眼球上视或下视障碍等。例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受损时,可出现复视、斜视、眼球活动不灵活等表现。不同患儿受累的神经核团不同,表现的眼球运动障碍形式也有所差异,这与肿瘤在脑干内的具体位置和侵犯范围有关。
(二)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肿瘤若侵犯脑干内的锥体束等结构,可引起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肌张力异常等。对于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如坐立、行走等能力的发展延迟。同时,也可能出现肢体感觉障碍,患儿可能对疼痛、温度等刺激的感知异常,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的限制,这种感觉障碍有时较难被早期准确发现。比如,患儿可能对烫的东西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等情况。
(三)面神经麻痹
脑干病变累及面神经核或面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神经麻痹,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瘫痪,如口角歪斜、眼裂不能闭合等。这种症状在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中也可能出现,影响患儿的面部表情和正常的生活功能,如进食时食物容易残留于患侧口腔等。
三、其他症状
(一)步态异常
当脑干肿瘤影响到与运动协调相关的神经结构时,患儿可能出现步态异常,如行走不稳、步态蹒跚等。尤其是在年龄稍大能够行走的患儿中,家长可能会发现其行走时姿势异常,需要家长搀扶才能稳定行走。
(二)吞咽困难
肿瘤侵犯脑干内控制吞咽的神经结构时,可导致吞咽困难,患儿可能出现进食时呛咳、流涎等表现。对于儿童来说,吞咽困难可能影响营养摄入,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需要特殊的喂养方式来保证营养供给。
(三)内分泌功能紊乱(部分患儿)
某些脑干胶质瘤可能影响下丘脑等内分泌相关结构,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例如,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与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尿崩症(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等情况。在儿童患者中,生长发育迟缓可能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按正常速率增加等;尿崩症则表现为大量排尿、口渴多饮等。